码能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 因此, 移位寄存器不但可以用来 寄存代码,还可用来实现数据的串并转换、数字的运算以及数据处理等。 所谓的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 即输入的数据是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进入, 输出时则 一起送出。两组数据伴随着时钟信号依次输入,输出时消除延时。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
移位寄存器Tag内容描述:
1、码能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
因此, 移位寄存器不但可以用来 寄存代码,还可用来实现数据的串并转换、数字的运算以及数据处理等。
所谓的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 即输入的数据是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进入, 输出时则 一起送出。
两组数据伴随着时钟信号依次输入,输出时消除延时。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程序代码: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sipo is port( d_in:in std_logic; clk:in std_logic; d_out: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sipo; architecture a of sipo is signal q: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 p1:process(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1。
2、sim、 Quartus II、 Altium designer 中的任一种软件, 基于 Verilog 或 VHDL 语言设计综合设计题目中电路,实现功能仿真。
二、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打好基 础; 2.培养学生从文献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从 其他学科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使学生 获得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基本训练;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推理,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地 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5.提高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同学友爱团结、协作攻关,对新 事物能潜心考察,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基本素质。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电路概述 此电路由 8 个 4 选 1 数据选择器、8 个带异步清零的 D 触发器组成。
所有的 数据选择器编码端 10 S S 分别对应地接在一起,同时选择 D 触发器的信号数据来 源。
D 触发器时钟端 CP 接一起,清零端C R也同样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级联 D 。
3、的与要求 1.目的 1.1 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实验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 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1.2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1.3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1.4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2.要求 2.1 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 一个设计课题。
2.2 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
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综 合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4 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利用“观察、判断、实验、 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5 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2.6 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4、并出移位寄存器, 即输入的数据是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进入, 输出时则 一起送出。
两组数据伴随着时钟信号依次输入,输出时消除延时。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程序代码: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sipo is port( d_in:in std_logic; clk:in std_logic; d_out: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sipo; architecture a of sipo is signal q: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 p1:process(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1then q(0)=d_in; for i in 1 to 3 loop q(i)=q(i-1); end loop; end if;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