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专专业:业:电子科学与技术设计设计(论文论文)题目:题目:单片机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2012年4月1日毕毕业业设设计(论计(论文)开文)开题题报报告告1结合毕业...目目录录1前言1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2.1系统结构示意图12.2系统总体说明.33系统硬件电路
通信网络规划Tag内容描述:
1、tems (ICUAS),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3: 59-68. 无线传 感器网络中基于集群通信拓扑结构选择和无人机路径规划 摘要: 在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 低功耗自适应集 群 分层型协议 ( LEACH)被普遍应用以节省能量。
在大规模部署 中,节约能源非常困难。
本文主要介绍了传感器网络通信拓扑结构的选择和应用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
为降低能源消耗和误码率,减少无人机飞行时间,本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 ( PSO) 寻找最佳集群。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 PSO 在能耗和误码率方面更优于 LEACH 协议,而无人机飞行时间一样。
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两者之间的性能差距随着簇头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降低能源消耗意味着网 络运行时间可显著延长,而低误码率则可以大大增加网络接收的数据量。
1 引言 无人机系统技术( UAS)在各种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主要应用在雷达定位、 野火管理、观察支撑、农业监测、边境监视、环境监测、气象监测和航拍,以及搜索救援任务。
与传统载人机相比,无人机系统技术最明显的。
2、划决定了今后网络的格局,网络质量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关键词: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规划 II 目录目录 前言 1 第 1 章 GSM 基础知识简介 2 1.1 GSM 系统组成 2 1.2 GSM 系统接口说明 3 1.3 GSM 系统的特点 4 第 2 章 GSM 无线网规划流程及步骤. 6 2.1 GSM 无线网规划技术 6 2.1.1 无线网络规划思想. 6 2.1.2 指导思想. 6 2.1.3 规划要点 7 2.2 GSM 无线网规划步骤 7 2.2.1 GSM 网络规划流程图. 7 2.2.2 网络规划的基本内容. 8 第 3 章 GSM 网络规划与设计. 10 3.1 话务量及其计算 10 3.1.1 话务量的概念 10 3.1.2 话务的统计及对用户的调查. 10 3.1.3 话务量的计算. 11 3.2 呼损率. 12 3.3 信道分配 12 3.4 基站站址选择 14 3.5 基站天线设置 15 3.6 基站发射功率. 16 3.6.1 传播损耗 16 3.6.2 基站最小发射功率 17 设计总结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前言前言 移动通信就是指。
3、内容、技术要求,主要设计方法(或步骤) : 一、 简述流量的概念描述 二、 分析通信网络中存在流量拥塞的原因 三、 简述拥塞控制的概念描述 四、 分析通信网络中需要进行流量控制的原因和原理 五、 阐述需要进行网络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关系 六、 探讨 3G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方法和流量控制的方法 七、 对通信网络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邱玲 WCDMA:面向 IP 移动与移动英特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UMTS 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 ,作者: (西)若尔迪.佩雷斯-罗梅罗等,西 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无线资源管理 ,作者沈洁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4移动互联网技术 ,作者:苏伟等,人民邮电出版社。
要求完成时间 3 通信网络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技术探讨 作者:xxx 摘要:近年来,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增加了对多媒体的支持,加大了对系统带宽的要求, 对系统资源的设计、配置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给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由网络流量过大引发的网络拥塞。
4、叙组网过程, 并进行相关的安于需求分析进行网络规划, 详细描叙组网过程, 并进行相关的安 全维护。
全维护。
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关键字:校园网关键字:校园网 局域网局域网 拓扑图拓扑图 维护维护 安全安全 一 设计目的及要求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 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 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 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假设学校有100台计算机,请规划各个部门,便于 管理。
我们暂且设定学校有四个部门: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教学楼。
各 部门的计算机分配如表: 部门 计算机数量(台) 24口交换机(台) 学生宿舍 30 1 教师宿舍 20 2 办公楼 20 1 教学楼 30 2 二:需求分析二:需求分析 该方案涉及路由技术、交换技术。
路由技术主要应用在 OSI 模型的第三层, 它的作用是在通信子网中转发数据包。
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发生在 OSI 模型的第二 层。
现代的交换技术已经实现三层交换和多层交换。
5、运行区间:B2F30F;公寓楼共有 5 部电梯,3 部运行区间:B1F28F、2 部运 行区间:B2F28F),建筑面积 125000 平方米。
经测试,住宅区 a 区 1 号10 号楼楼层信号良好,可以正常通话;电梯及 B1F、 B2F 储藏室、 车库和公寓楼信号很弱, 基本属盲区状态, 通信企业用户无法正常通话, 为进一步优化网络,提高通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吸收楼宇内部的话务量,同时 应通信企业公司的要求,本方案对住宅区 a 区 1 号10 号楼 B1F 及 B2F 储藏室、车 库和公寓楼全楼进行信号覆盖。
1.11.1 电磁环境电磁环境 住宅区 a 区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导致电梯内信号较差,属盲区状态,通信企业用 户无法正常通话,为改善其内部通信企业网络信号覆盖质量和强度,同时与周围形 成良好的网络环境,对该建筑内进行通信网络信号测试,分析内部的网络环境,确 定周围的基站分布,为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提供完善依据。
住宅区 a 区 1 号10 号楼楼层信号良好,信号强度约在-6577dBm 之间,主 导频 Ec/Io 一般在-3-5dB 之间,可以正常通话;B1F、B2F。
6、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常用通信网络设备的操作和应用,掌握常用的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能利用 TC、Visual BASIC、Visual C+、Java 等至少一种开发工具完成相应的通信程序的设计工作;掌握网络拓扑、 信道容量对网络延迟等性能的关系,能分析和设计网络的性能。
学习简明地介绍自己的设计工作。
除 N6、N7 可以两人一组共同完成意外,其余每人一题,独立完成。
程序设计课题方面,要求:程序操作简单、方便,界面布局合理美观;程序都应在计算机或网 络上调试通过,并通过老师检查;未指定编程语言的由学生自定。
网络连接课题方面,要求:在设备上能够演示,并通过老师检查。
网络规划课题方面(N5) ,要求:用 POWER POINT 电子讲稿讲解 4 分钟,并通过老师检查。
课程设计的上机日程安排另行说明。
三、课程设计报告 1.设计完成后应交课程设计报告,记叙设计目标、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的功能、硬件结构图 (或软件结构图、程序框图) 、设备清单(或程序清单) 、测试数据及其结果、总结、参考文献等; 2课程设计报告应概念清晰、简明扼要、逻辑性强、图表文字格式规范。
3. 课程设计报告。
7、2.2 通信接口模块. 11 4 系统软件设计 12 4.1 ZigBee 无线通信网络软件设计 . 14 4.1.1 协调器模块软件设计. 14 4.1.2 终端节点模块软件设计. 22 4.2 网关软件设计 53 4.2.1 ARM 驱动程序开发. 53 4.2.2 ARM 应用程序开发 58 4.3 远程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67 4.3.1 软件基本介绍与模块划分. 67 4.3.2 窗体设计与实现. 68 4.3.3 模块之间数据的相互交换与通信. 74 5 调试 77 5.1 无线通信网络组网测试 77 5.2 网关测试 78 5.3 远程监控中心测试. 82 1 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照明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营造舒适的 照明环境、节约电能、提高光源寿命等。
目前,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方案有 以下缺点: (1)基于有线方案,布线麻烦,增减设备需要重新布线,而且影响美观。
(2) 标准不统一, 照明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间进行通信没有规范的通信协议, 通信命令帧编码混乱。
(3)只能实现就近控制,不能远程同步到网络。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效、自动化和节能照明技术。
8、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文献综述献综述: 无线通信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随着频射技术和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容易。
数据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
目 前主要的无线技术有:蓝牙(Bluetooth) ,红外数据传输(IrDA) ,无线局域网(Wi-Fi) 。
1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两个分别具有收发功能的无线通信模块, 每个模块均由单片机和 无线收发芯片 RF 组成。
发送时,单片机通过 SPI 总线向 RF 写入控制命令及所需发送的 数据,RF 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时,单片机通过单片机通过 SPI 总线读取 RF 的工作 状态,获取芯片相关信息及接受到的数据。
两个收发模块之间相互通信,从而实现数据 的无线传输。
在无线通信中,单片机作为系统核心主要完成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保证系统工作 在最佳状态。
无线收发芯片用于在系统中实现高性能双向无线通信,要求它同时能满足 低成本与低功耗的要求。
在硬件接口方面主要考虑系统部件间的兼容性和效率。
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单片机, 收发器, 芯片。
其中单片机通过 SPI 总线读写收发器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