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编码器毕业论文
《PCM编码器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M编码器毕业论文(33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 1 1 绪论 脉码调制原理,是英国人 A.H.里夫斯于 1939 年提出的。1944 年美国贝尔研 究所开始用电子管进行试验研究,并于 1946 年制成一部实验性设备,在微波线路 上试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成小容量微波脉码调制设备并在陆军中 使用。1962 年,美国研制成晶体管时分多路脉码调制设备(T1 型 24 路数字载波 系统) ,并在市话网中使用。此后,各国纷纷研制和采用 24 路或 30 路脉码调制统。 1965 年贝尔研究所又研制成每秒 224 兆比的脉码调制实验系统并在同轴电缆线路 上进行传输试验(后改用 274 兆比)。1975 年,加拿大正式装用 LD
2、-4 型每秒 274 兆比、4032 话路的同轴电缆脉码调制系统。脉码调制系统开始向长距离、大容量 方向发展。 中国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研究脉码调制技术,70 年代初开始研制 24 路和 30 路脉码调制设备。1975 年,邮电部确定采用每秒 2.048 兆比的 30 路脉码调制 设备作为一次群标准制式,1978 年制成设备。1979 年和 1981 年,分别制成二次 群每秒 8.448 兆比 120 路和三次群每秒 34 兆比的 480 路复接设备。 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PCM)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 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 近十年来,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CM 编码器 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