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统计与分析课程设计----我国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分析
《运输统计与分析课程设计----我国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统计与分析课程设计----我国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分析(40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发展趋势分析 课程名称: 运输统计与分析 学 院: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 业: 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 =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2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运输统计与分析 适用对象:交通运输工程 一、 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运输统计与分析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其 目的是,通过本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加深统计分析基本理论与基本 知识的理解,学会收集或调查行业统计数据,切实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并能灵活运用统 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 正确解释和分析运行结果, 培养运
2、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解决交通运 输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与内容 本课程设计(论文)主要任务为: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内某一主题,设计调查表调查或查 询相关统计数据,根据本课程讲授内容选择一种或多种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运用 SPSS 建 立模型分析问题。题目自拟,但题名一般要包含主题与统计方法。且必须与交通运输相关, 选题主题主要包括: 1. 运输市场定位研究 2. 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 3. 政策或技术方法实施效果评价 4. 交通行为选择 5. 影响因素分析 6. 聚类分析 7. 服务质量评价 8. 自选 三、 课程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报告内容原则上不少于 8000 字,其
3、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问题背景(问题的提出、必要性与意义,该问题目前常用的分析手段与方法,本设 计采用的方法) 2. 数据采集 (含数据采集方式、描述性分析、统计图表) 说明:调查分析则必须包含调查方案,其它数据原则上必须说明出处。 3. 统计模型与分析 (包含模型原理、SPSS 操作步骤、输出结果及分析) 3 4. 总结 5. 附录 数据清单 四、 课程设计(论文)时间及进度安排 1. 时间: 两周: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第十九、二十周 2. 进度安排: 确定主题;调查、收集数据:2 天 数据分析与预处理、描述性统计分析:2 天 分析方法原理及选择:3 天 SP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输 统计 分析 课程设计 我国汽车 保有 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