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采区设计
《课程设计--采区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采区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1 目录目录 绪 论 . 2 表 1 采区储量:(列表) . 3 1 采区地质特征. 4 1.1 采区概况 4 1.2 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 . 5 2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5 2.1 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 5 2.2 采区服务年限 . 5 3 采煤方法选择及采区参数选择计算 6 3.1 采煤方法选择 . 6 3.2 盘区参数选择计算 6 4 盘区巷道布置 . 7 4.1 盘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择 7 4.2 盘区生产系统综述 . 7 4.3 盘区 回采工作面配备和生产能力验算 . 8 4.4 开采顺序 8 4.5 盘区准备工作及组织 . 8 5 回采工艺 .11 5.1 设计回采工作
2、面概况 .11 5.2 回采工艺的确定 .12 5.3 循环方式、作业形式的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15 小结: 18 参考文献: .20 2 绪绪 论论 一、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理解煤矿开采学所讲授的基本理论知 识,对现代化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等的内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 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等进行初步的锻炼。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本采区为某矿的第二采区,该采区沿走向北邻尚未开采的第三采区的边界线,南 邻正在开采的第一采区的边界。该采(盘)区平均走向长度1.115km,倾斜长度0
3、.806km, 采(盘)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大巷位置:回风石门和运输石门分别在采区一侧边界的+100水平和+0水 平。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7.125,阶段倾斜长度0.806km 三、任务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基本要求 1、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每个同学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2、为完成设计任务,使每位同学在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设计中提倡设计 者之间相互讨论、借鉴和参考,但是严格禁止相互抄袭。如有困难可与指导老师讨论。 3、本课程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设计 采区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