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课程设计--采区设计

    • 资源ID:1398824       资源大小:275.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课程设计--采区设计

    1、1 目录目录 绪 论 . 2 表 1 采区储量:(列表) . 3 1 采区地质特征. 4 1.1 采区概况 4 1.2 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 . 5 2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5 2.1 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 5 2.2 采区服务年限 . 5 3 采煤方法选择及采区参数选择计算 6 3.1 采煤方法选择 . 6 3.2 盘区参数选择计算 6 4 盘区巷道布置 . 7 4.1 盘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择 7 4.2 盘区生产系统综述 . 7 4.3 盘区 回采工作面配备和生产能力验算 . 8 4.4 开采顺序 8 4.5 盘区准备工作及组织 . 8 5 回采工艺 .11 5.1 设计回采工作

    2、面概况 .11 5.2 回采工艺的确定 .12 5.3 循环方式、作业形式的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15 小结: 18 参考文献: .20 2 绪绪 论论 一、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理解煤矿开采学所讲授的基本理论知 识,对现代化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等的内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 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等进行初步的锻炼。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本采区为某矿的第二采区,该采区沿走向北邻尚未开采的第三采区的边界线,南 邻正在开采的第一采区的边界。该采(盘)区平均走向长度1.115km,倾斜长度0

    3、.806km, 采(盘)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大巷位置:回风石门和运输石门分别在采区一侧边界的+100水平和+0水 平。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7.125,阶段倾斜长度0.806km 三、任务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基本要求 1、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每个同学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2、为完成设计任务,使每位同学在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设计中提倡设计 者之间相互讨论、借鉴和参考,但是严格禁止相互抄袭。如有困难可与指导老师讨论。 3、本课程设计

    4、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3 表表 1 采区储量: (列表)采区储量: (列表) 煤层 编号 投影 面积 (m2) 倾角 (度) 实际 面积 (m2) cos 1 煤厚 (m) 容重 (t/m3) 工业储 量(t) 煤层采区 回采率 (%) 可采储量 (t) 备注 1# 89.2 万 7.125 89.89 万 1.008 9 1.40 1132 万 75 849.8 万 4 1 1 采区地质特征采区地质特征 1.11.1 采区概况采区概况 1.1.1 采区概况 (1)位置:本采区为某矿的第二采区,该采区沿走向北邻尚未开采的第三采区 的边界线,南邻正在开采的第一采区的边界。 (2)

    5、走向:平均走向长度 1.115km; (3)倾向:平均倾向长度 0.806km; (4)大巷位置:回风大巷布置在采区上部岩层中,运输大巷布置在采区下部岩 层中,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设置在采区北侧,采用单翼开采。回风石门和运输石门分 别在采区一侧边界的+100水平和+0水平。 (5)运输方式:大巷运输采用3吨底卸式矿车,架线电机车牵引14个; (6)井底车场:折返式车场; (7)瓦斯等级:相对涌出瓦斯量 6.2m 3/吨; (8)矿井通风方式:对角式; 1.1.2 煤层赋存条件 (1)可采煤层:1 层; (2)倾角:7.125; (3)厚度:如图 煤岩性质 厚度 M 粉砂岩 4 砂页岩 6 煤 9

    6、 砂岩 10 石灰岩 5 图 1 煤层综合柱状图 5 1.1.3 地质构造 (1)断层:无; (2)褶曲:单斜构造; (3)火成岩侵入:无。 1.2 1.2 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 采区地质构造如柱状图所示,开采煤层数是一层煤,可采煤层厚度为 9m 底板等高 线图可求出煤层产状,煤层平均走向长度 1.115 倾斜长度为 0.806,倾角是 7.125。 煤层中无夹矸石。顶板岩石为砂页岩,较稳定,底板为砂岩,较稳定。瓦斯相对涌出 量 6.2m/吨日,瓦斯涌量较小.井下无含水层。 2 2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2.1.1 设计生产能力 300 万 t/年。 2.1.2 采区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计算 (1)采区工业储量 Zg=HLM 式中: Zg- 采区工业储量,万 t; H- 采区倾斜长度, m; L- 采区走向长度, m; - 煤的容重 , t/


    注意事项

    本文(课程设计--采区设计)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