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学习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学习倦怠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学习倦怠研究文献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1 文献综述 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学习倦怠研究 以徐州市市区某学校为例 1.3 高三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倦怠(burnout)的研究始于2O世纪7O年代,但主要集中在职业领域。倦怠 (burnut)一词最早是由Bradley在一篇关于研究青少年犯罪干预的办公室见习生 的论文中提出,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对此现象的反应不强烈,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的 足够重视。后来,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974)通过研究服务行 业人员的极度压力,在“Journal of Social Issue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Staff burnout”的文章,其中使用bu
2、rnout一词用以描述病人身体、情绪与精神方面因 持续工作压力而导致的症状。Freudenberger把倦怠定义为“当个体的工作不被 他人或组织所认同且不予相应回报时,个体产生的慢性疲乏、抑郁和挫折感”, 这使人们开始重视了倦怠的研究。因此,人们通常认为Freudenberger是倦怠研 究的开创人。与此同时,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Mas1ach在对服务行业人员的研究 中也使用了Burnout这个概念。Maslach等将工作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 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现象” , 并编制了MBIHSS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
3、tory Human Services Survey) 量表。 1 随着研究的进展,这一概念的范围被修正扩大,适用于除服务行业之外的其 他领域。Sehaufeli等人研究发现工作倦怠现象同样存在于非服务行业人员中, 在MBIHSS量表基础上, 编制了 MBtGS(MasI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量表。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耗竭、讥诮态度和低职业效能感。 Cherniss认为工作倦怠是一种因工作环境恶化所造成个体认知消极化的过程。 Pines等人认为工作倦怠是在工作中由于长期过分投入情感需求而造成身体、情 绪和精神的耗损状态。 2 1郭英,周文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学生 学习 倦怠 研究 文献 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