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模7加法器
《课程设计---模7加法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模7加法器(10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模 7 加法器, 并用 VHDL 在结构化层面 对其进行描述,然后利用 modelsim 进行仿真,并得到期望的效果。 正文: 第一章:实验任务及原理。 (1)任务指标: 通过模 7加法器的设计,第一,加深对数字电路相关知识的理解,学 会应用,第二,初步掌握 VHDL 这种不同于 C 语言的硬件描述语言, 第三,了解并熟悉 modelsim 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2)功能需求: 设计模 7 加法器,并用 VHDL 在结构层面上对其进行描述,通过仿真 验证其可行性。 (3)原理阐述: 模 7 加法器的实现电路框图在后面部分给出,这里主要从 VHDL 描
2、述 的层面给出大致原理。 先建立一个半加器实体,然后用半加器构造全 加器实体,再用全加器构造 3bit 加法器实体, 最后用 3bit 加法器构 造模 7 加法器实体。 第二章:设计思路方法及方案。 由于考虑到这次课程设计并不复杂, 因此在设计方法上采用自顶向下 和自底向上方法的结合。自顶向下, 即先确定模 7加法器的输入端口 输出端口的功能属性。自底向上,即从最低层的功能模块开始设计, 比如说,我这次就先设计半加器,然后用半加器构造全加器,之后再 用全加器构造 3bit 加法器,最终由全加器加上一部分组合逻辑电路 形成模 7 加法器。这种方式,层次结构清晰,便于描述。 第三章:原理框图及波形
3、仿真。 原理图: 波形仿真: 以上是对所有情况的输入进行了遍历, 发现结果都是与预期的结果一 致,说明仿真成功,达到了课程设计的要求。 第四章:结束语。 虽然这个课程设计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初次接触 VHDL,在用它描述 设计好的模 7 加法器时仍然感觉非常的不顺手, 但是通过连续几天的 学习 VHDL 语言,我还是掌握的 VHDL 描述电路的一些基本方法, 当然 要彻底掌握好 VHDL 还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行。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写了四个实体,分别是半加器,全加器,3bit 加法器,模 7 加法器,但是我只写了模 7 的 test bench。后来知道 老师给我指出了只写一个 test b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设计 加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