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继电保护的毕业设计
《微机继电保护的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继电保护的毕业设计(43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引言 1.1 微机继电保护概述 1.1.1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 1。它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学者的倡导下开始进行研究的。 60 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因此没有在保护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但由此开始了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结构的大量研究,为后来的继电保护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 70 年代初期和 中期出现了重大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型处理器和微型
2、计算机进入了实用阶段。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可靠性、运算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促使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出现了高潮。在 70 年代后期,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到电力系统中试运行。 80 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日趋成熟,并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90 年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到了微机保护时代,它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第四代 2。 我国的微机保护研究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 80 年代初期,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我国继电 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进展却很快。经过 10 年左右的奋斗,到了 80 年代末,计算机继电保护,特别是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已达到了大量实用的程度
3、。我国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从 70 年代开始,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 1984 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的新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 3。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 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 1989 年、 1994 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 1991 年通过鉴定。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
4、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 1993 年、 1996 年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 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因此到了 90 年代,我国继电保护进入了微机时 代。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 4。 1.1.2 微机继电保护的 主要 特点 5 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动作正确率高。主要表现在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机 保护 维护 毕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