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毕业设计7
《道路毕业设计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毕业设计7(50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本路段经过的地区属山岭微丘陵,海拔高度在 140 米至 190 米之间,地势较为平坦。 本地区地形对路线的限制一般,因此选线,先是把路线总方向内所规定绕过的地点,如城镇、工厂、农场、乡村以及风景文物地点作为控制点,然后在大控制点之间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农田的优劣及地理分布情况,确定哪里可以穿过,哪里应该饶行,从而建立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控制点之间以直线为主,在直达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使路线的平纵断面配合好。 本地区一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应为汽车专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较高,要求设计行车速度达到 80km/h;平曲线不设 超高最小半径 4000m,一般最小半径700m,极限最小半径 400m;竖曲
2、线最大纵坡不大于 4%,坡段最小长度不小于250m,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6500m,一般最小半径 10000m,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3000,一般最小半径 4500m,竖曲线最小长度 85m;路基顶宽不小于 23m;设计洪水频率为百年一遇,要达到这样高的技术标准,那么设计时不但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当地经济、土地资源,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劳动力状况诸多因素的限制,这要求我们在路线设计时要做到规范 与实际相结合,在学习规范的同时,灵活应用规范,努力做到实用与经济相结合。 选线是在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下,结合自然条件选定合理路线,使筑路费用
3、与使用质量得到正确的统一,达到行车迅速安全,经济舒适及构造物稳定耐久,易于养护的目的,选线人员必须认真观贯彻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深入实际,综合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最后选出合适的路线。 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在总体规划的知道下,合理选择方案。 认真领会任务书的精神,深入现场,多跑、多看 、多问、多比较,深入调查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情况,以利于选择有价值的方案进行比较。 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从性车的安全、畅通和施工养护的经济、方便着眼,对路线与地形的配合加以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毕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