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6140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是在我 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 所 学课程的一次 较 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 它是我们 3 年的大学成绩考核 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 在三年的大学生活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 毕业 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 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走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于指教。 第一章 工 艺 一、 零件的分析 ( 一 ) 零件的
2、作用 CA6140 车床 后托架 在卧式机床上,当采用双向引导刀具时, 且 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时 .刀具和主轴之间采用浮动卡头连接,在动力头退回原位,刀具又已退离夹具刀套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托架来支撑刀杆,以防止刀杆产生下垂,保证在下一次工作循环中,刀具能顺利得重新进入刀套,托架的结构形式同活动钻模版相似,但其作用仅在于支撑刀杆而不作为刀具的导向,托架不起直接保证加工精度的作用,但他却直接保证机床能顺利正常的工作。 (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 车床托架可分为四个加工工序,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1. 托架底座 粗糙度 1.6um,平面度 003。 2. 三杆孔 一个直径 40 的孔
3、及其宽度为 3 的圆孔 。 一个直径 30 的孔 。 一个直径 25.5 的孔及其孔端面 。 3. R 8 的两吊耳:一个 M6 的螺纹孔和直径 6 的孔 4. 托架的 2-10 锥孔低孔, 2-13 孔及其 2-20 的沉头孔个加工部位存在着位置要求 。 (三) 设计托架时的注意事项 托架应有足够的支撑刚性,尤其在托架的轮 廓尺寸的大,承托的刀具数量多,重量大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采用必要的措施来加强托架的支撑刚性,如可增加刀杆的直径,或其 2 数量,采用刀杆与主轴向的连接而不与前盖连接,并适当增加其连接长度,用拉杆是刀杆与主轴箱相连,在托架下部设置支撑钉或滚轮等措施,并注意,只有中小型托架采
4、用空心导向。 二 、 工艺规程设计 (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灰铸铁 ,硬度 HT200,考虑到机床在工作过程当不经常加速,承受交变载荷以及冲击载荷较小,因此应该选用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又因为是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尺寸不大结构对称,故 可以用铸造,既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 )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 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 1) 粗基面的选择。 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
5、面作粗基准,当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该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现在选取 40mm 的外圆作表面和底面为加工右平面的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个 V 形块支撑外圆 轮廓作为 定位面,消除 X 和 Y 方向以及绕他们旋转的四个自由度,然后再利用支撑板支撑 40mm 的底面,用以消除 Z 方向以及绕他旋转的两个自由度,最终达到完全定位。 (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设计基准与工序 基准的重合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 (三) 制定工艺路 线 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以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确定为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专用 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 一 工序 I 三次钻托架三杠孔,分别扩,铰空 40、 30.2 、 25.5 和 锪 22 端面 。 工序 II 四次钻固定螺钉底孔和定位销底孔,扩 2-13,锪沉头孔 2-20, 13 工序 III 钻 6 及 M8 底孔 。 工序 IV 攻螺纹 M6。 工序 V 以三杠孔为基准精铣托架底面,以达到位置要求 。 工序 VI 检查 工序 VII 装配是精铰 2-10 的椎孔 工艺路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