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液压支架自动化成功的途径
《外文翻译---液压支架自动化成功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文翻译---液压支架自动化成功的途径(20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附录 A 译文 液压支架自动化成功的途径 1. 摘要 第一架液压顶板支护在 20 世纪 50 年代内安装在了地下,并且自那以后随着机械工程的发展已经从许多方面完善了支架。然而,顶板支护机械设计、水力工程学和电子学这三个主要领域的进步最终在支架运用 35 年后实现了自动化,并且已经普及当前。 顶板支护自动化的历史介入了高技术工程学的连续综合化。将来有进一步的可能性是它们结合在一起为最终实现无人操作的新面貌提供一个可能的思想。 2. 介绍 大约 35 年前,一个变化发生在了煤炭行业,事后看来,它为煤炭产业从高劳动力密集场所演变成今天铺平了道路。这个变化便是液压顶板支护的引入。 第一代支架,采用简单
2、的液压阀控制,一开始就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提高生产力作出了贡献。相对支柱和气压计的用途,支护顶板的活动“实际上被自动化”,以后为获得更大自由度的挑战就要落在顶板支护设计师的肩膀上了。 结果,许多改进发生在了结构和环境机械工程以及使用水为基础的流体可靠操作的液压系统的发展领域。这被改进的工程学,加上采矿工程师们总结出不同类型岩石层适合什 么样的支架安装型式的经验,知识在不断丰富,机械结构的强度也在提高。 早在 1967 年,英国煤矿就试验使用电子控制支架,并且第一套遥控长壁采煤系统被用于地下。不幸地是,无论在顶板支护还是今天的电子技术,不只是效率就能提供必需的成功。 掩护式支
3、架的发展与改善后的阀材料和流体的可及性以及“芯片”电子技术相符了。那是随着掩护式支架为电液压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后,促使自动化成功的发展因素的结合。 今天,这些技术的进步,与微处理器的引入一起,为煤炭行业提供了极端可靠,灵活和高效率的系统。 自动化的顶板支护不再是设计 师的梦想,而是真实的,每天运作的现实。 现代顶板支护的前身是木制的坑柱。所以,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第一架支架被设计出来时,这些仅仅是已知的技术的延伸。 在第一架垛式支架中, 带有 728英寸长镗孔的液压油缸垂直放于箱体内作为基底,顶梁是一对工字梁。固定在底部的液压缸起到为刮板输送机提供传动力和驱动支架上升的作用
4、。 今天的用户能很容易知道垛式支架的很多缺陷,这些缺陷有的还没设计出来,有的可能被忽略掉了。尽管如此,相对坑柱和气压计的老方法,第一代支架向前迈了很大的一步,在安全和生产率方面做了真正的贡献。 在第一次发展后,进步就更快了。一个主要的需求是为地面操作人员提供更安全的运输方式。这就需要根据它们的支架顶梁和底版增加前柱或换成四柱。这会大大改善顶梁的控制性能。 到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这些相互联系的支架装载容量达到了 180 吨,被直接用于改进制造和液压技术,即便在地下使用仍被限制在 1.5 米的煤层厚度。 随着对获取更高煤 层的需求,长壁采煤也遍及了全球。这也进一步导致对支架的装载输送容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文 翻译 液压 支架 自动化 成功 胜利 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