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摘要要1948年信息论和编码理论的奠基人克劳德香农提出了著名的有噪信道编码定理该定理促进了基于高斯噪声的编码理论的快速发展然而传统的基于高斯噪声的信道研究与现实中多数信道为脉冲噪声数字幅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摘要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又称多电平调制这种方式在原理上是通断键控OOK方式的推广近几年它成了十分
抗噪声性能Tag内容描述:
1、ents performed on RC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NSM(Near Surface Mounted) reinforcement. A total of 6 specimens have been tested. The specimen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EBR(Externally Bonded Reinforcement) specimen and NSM reinforcements specimens. Two NSM specimens with space variables were strengthened with 2 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strips.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NSMspecimens used CFRP reinforcements moreefficiently than the EBR specimens.。
2、stronghttp:/www.bisheziliao.com/p-134348.html中文1850span style=font-size:29px;line-height:150%;fo。
3、其抗多址性能进行仿真运 行,得出了在不同信噪比之下误码率的变化曲线。
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的增加会导致 误码率的下降,与预期结果相同。
【关键词】【关键词】扩频通信 多址干扰 信噪比 误码率 课程设计 4 目录 1、绪论 5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5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5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5 1.4 课题研究方法 6 2、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6 2.1 扩频通信系统发展概述 . 6 2.2 扩频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 . 7 2.3 扩频通信的特点. 8 2.4 扩频通信系统的优越性 . 9 2.5 扩频通信的分类 . 10 3、 扩频通信系统中的部分名词解释 . 11 3.1 高斯白噪声 . 11 3.2 误码率 . 12 3.3 信噪比 . 12 4、 DS 扩频通信系统 13 4.1 DS 扩频系统简述 . 13 4.2 DS 扩频通信系统原理 . 14 4.3 DS 扩频系统的特点 . 15 4.4 DS 扩频系统抗干扰性能 16 4.5 DS 系统的处理增益与干扰容限 . 16 4.6 DS 扩频系统抗多址干扰性能研究 . 18 5、DS 扩频系统抗多址干扰。
4、些年,采用高稳定自动增益, 分集接手技术,自适应均衡等一系列措施,使其也在微波中继 线路中应用。
数字幅度调制方式,包括脉幅调制器(PAM)和正交幅度 调制器(QAM) 。
本设计采用 PAM 调制方式,利用 MATLAB 创建仿真模型来研究其抗噪声性能 关键字: 数字幅度调制 目目 录录 一 设计任务书 二 摘要 关键字 三 设计目的:通过创建仿真模型研究数字幅度调制的抗 噪声性能 四 设计内容 五 设计步骤: (1)PAM 调制的仿真模型 (2)参数设置 (3)仿真 六参考文献 设计目的:通过创建仿真模型研究数字幅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设计内容: PAM 调制,仿真,理解并掌握其抗噪声性能 设计步骤: (一)下图为对信号实施脉幅调制的仿真模型: 在 PAM 调制的仿真模型中,Random Integer Generator(随机整数产生器)产生一个八进制 整数序列,这个整数序列通过 M-PAM Modulator Baseband(PAM 基带调制器模块)进行调制, 得到基带调制信号。
表 1 和表 2 列出了随机整数产生器 PAM 基带调制器模块的参数设置情 况,其中 xS。
5、这类噪声的模型。
本文以稳定分布和信 道编码理论为基础,并以稳定分布噪声为脉冲噪声模型, 研究了脉 冲噪声环境下编码信道(循环码和卷积码)的抗噪声性能。
研究结果 表明, 脉冲噪声对编码信道所造成的误码影响比高斯噪声所造成的误 码影响大得多, 且高斯噪声所造成的误码率在信噪比较小的情况下即 可达到0,远小于脉冲噪声所要求的信噪比。
【关键字关键字】 :稳定分布,编码信道,抗噪声性能,循环码,卷积码 1 2 Abstract In 1948, Claude Shannon, the founder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 theory,proposed the well-known noisy channel coding theorem,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ding theory based on Gaussian nois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based on Gaussian noise is n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