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直纹型面叶片电解加工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直纹型面叶片电解加工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直纹型面叶片电解加工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直纹型面叶片电解加工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设计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电解加工的基础原理是电化学阳极溶解,而这一电化学过程又是建立在电解加 工间隙中特定的电场、流场分布的基础上的,故电场理论、流场理论以及电化学阳 极溶解理论构成了研究电解加工工艺的三大基础理论。 1.1 电解加工过程的电化学特性 1.1.1 电解 电解是电化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所谓电解, 是指在一定外加电压下、 将直流电流通过电解池、在两极分别发生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电化学过程。 电解池由两个金属导体分别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以电解铁为例,其电解池构 成及电解过程的示意见图 11。 图 11 电解池和电解过程示
2、意图 1.1.2 电解加工 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溶解原理并借助于成型的阴极,将工件按一定形状和尺寸加 工成型的一种工艺方法称为电解加工。其加工系统如图 12。加工时工件(阳极) 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工具(阴极)接电源的负极,工具向工件缓慢进给(0.2 2.0mm/min),使两极之间保持有较小的间隙(0.11mm) ,具有一定压力(0.5 2.0MPa)的电解液从间隙中流过,这时阳极工件的金属逐渐被电解腐蚀。 直纹型面叶片电解加工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设计 2 图 12 电解加工系统图 电解产物逐渐被高速(530m/s)流动的电解液冲走。电解加工成形原理如图 13 所示。加工开始时各处间隙不同(图 13
3、.a) ,这样在间隙小处电场较集中, 加工电流密度较大,材料去除较快,间隙大处电场较发散,加工电流密度较小,材 料去除较慢,随着加工过程的进行,间隙的差距不断缩小(图 13.b) ,当加工至一 定深度后,各点间隙趋于平衡,如图 13.c 所示,阴极与工件的形状基本相似。 a 成型开始 b 成型过程 c 成型结束 图 13 成型过程示意图 1.2 电解加工的特点和应用 1.2.1 电解加工和其他加工方法比较,具有的优点: 1电解加工由于一次成型,生产率较高,约为电火花加工的 510 倍,在某些情况 下比切削加工的生产率还高,且加工生产率随加工电流密度和总加工面积的增大而 增大,一般能达到 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直纹型面 叶片 电解 加工 计算机辅助 工艺 系统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