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电子时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电子时钟)(17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电子电子时钟时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一:设计背景 电子数字钟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计时精度很高的石英晶振(也 可采用卫星传递的时钟标准信号) , 采用相应进制的计数器, 转化 为二进制数,经过译码和显示电路准确地将时间“时” “分” “秒” 用数字的方式显示出来。 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 它具有走时准确, 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无需人的经常调整等优点。它广泛用于 电子表、车站、码头、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远距离时间显示电 子钟。 二:数字钟电路设计思路 1.选用8253计数器2进行1s的定时, 其输出OUT1与8259的IRQ0 相连,当定时到 1s 时产生一个中断服务程序进行时、分、秒的计 数,并
2、送入相应的存储单元;8255 的 A 口接七段数码管的位选信 号,B 口接数码管的段选信号。时、分、秒的数值通过对 8255 的 编程可送到七段数码管上显示。 2.此程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最主要的部分定义显示界面; 第二部分为利用延时程序,并将调用的二进制表示的时间数转换 成 ASCII 码,并将时间数存入内存区; 第三部分将存在系统内存区的时间数用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第四部分利用循环程序分别对秒个位、秒十位、分个位、分十位 与相应的规定值进行比较,结合延时程序来实现电子钟数字的跳 变,从而形成走时准确的电子钟。 该程序实现了准确显示秒和分,读数准确,走时精准。此电子钟 能准确的
3、从 0 时 0 分 0 秒走时到 23 时 59 分 59 秒, 然后能自动回 复到 0 时 0 分 0 秒循环走时。 3.基本工作原理:系统设计的电子时钟主要由显示模块、时钟控 制模块和时钟运算模块三大部分组成。以 8086 微处理器作 CPU, 用8253做定时器产生时钟频率提供一个频率为10kHz的时钟信号, 要求每隔 10ms 完成一次扫描键盘的工作。 在写入控制字与计数初 值后,每到 10ms 定时器就启动工作,即当计数器减到 1 时,输出 端 OUT0 输出一个 CLK 周期的低电平,向 CPU 申请中断,当达到 100 次时,则输出端 OUT1 输出 1s,向 CPU 申请中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机 原理 课程设计 电子 时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