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设计跨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矮塔斜拉桥设计跨径研究文献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题 目目 矮塔斜拉桥矮塔斜拉桥设计跨径研究设计跨径研究 专专 业业 工工 程程 力力 学学 班班 级级 20052005 级(级(1 1)班)班 学学 生生 陈陈 超超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杨杨 庆庆 国国 2009 2009 年年 一、一、矮塔斜拉桥跨径设计矮塔斜拉桥跨径设计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矮塔斜拉桥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桥型由于其刚柔相济,施工简便等 特点。但是由于矮塔斜拉桥的受力性能介于梁式桥与斜拉桥之间,矮塔斜拉桥的 适用跨径由于其特性决定,它的适用跨径宜在 100-300m 之间,若主梁采用钢与混 凝土混合结构,跨径有望突破
2、 400 理论上正是由于矮塔斜拉桥在跨径上这些的局 限才导致现在矮塔斜拉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了跨径问题。 因此在有些情况 下设计者即使想使用矮塔斜拉桥也由于其跨径上的限制导致了不能应用广泛。 设 计跨研究就将努力去克服跨径上面的问题。 理论上使矮塔斜拉桥的设计不在局限 在 100-300M 之间。能突破矮塔斜拉桥这一跨径限制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重要问 题。现实中,只要解决矮塔斜拉桥的跨径问题,就能使矮塔斜拉桥更好的在实际 中应用。矮塔斜拉桥在国内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多,很多新建桥梁都看中矮塔斜拉 桥的优点而选择了矮塔斜拉的桥型。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矮塔斜拉桥又称部分斜拉桥,
3、为一种新兴的桥型结构,国外近 10 年内已修 建了 20 余座此类桥梁。由于它优越的结构性能,良好的经济指标,越来越显示出 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虽起步稍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经过国内外专家的探究及 发现。现在将跨径布局更细化的分为了主梁采用混凝土的部分斜拉桥来说,其跨 径使用范围大致是 100200m。 当主梁采用组合梁或复合梁时, 跨径可以更大些。 对于双层桥面的钢桁架式部分斜拉桥来说,其跨径适用范围大致是 200300m。 当然矮塔斜拉桥的跨径不能永远的停留在这么的一个高度上。 随着矮塔斜拉桥在 使用上的越来越广泛。更多的地方要用到矮塔斜拉桥。这就决定了跨径研究必将 是矮塔斜拉桥发展的主要研
4、究对象。而中国作为一个桥梁大国。对于矮塔斜拉桥 的发展更是应该关注的。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相关能力的加强,中国的矮塔斜 拉桥技术也不仅仅是局限在前人所规定的一个范围内了,比如像芜湖长江大桥, 其主跨就已经达到了 312 米。这其实也就是预示着老的,空旷的的,概括的规定 已经在不适合于现在快速的矮塔斜拉桥桥梁技术的发展。 我们应该去研究更严谨 的,更务实的合理使用范围来迎合现在的桥梁发展需要。 三三、研究的方法及步骤:、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1. 以现有的一座或几座矮塔斜拉桥为例模拟增加桥墩或改变结构体系后的情 况。比如以芜湖长江大桥为例,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换其结构体系,使其能可 达到一个更加理想的
5、跨径。当然也可以在原有的两墩三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 桥墩来研究下可否以此来增长跨径的长度。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构想以及建模 的基础,开始只是我们的假设,还并没有被我们所验证。这只是我们在开始 研究的时候的一个模型的假设。 2. 通过 sap2000 来模拟及计算假设后的情况。来验证原有假设情况。这一步是 要求我们将理论上的假设付诸到实践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假设模型的实 际建模来完成对理论问题实际计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 的设想来建设自己所想要的框架模型。通过计算来验证它的可行性。当然这 就涉及到了具体的抗弯,抗剪,弯矩,剪力,应力的计算了。 3. 对于不合理的情况进行修改,在重复进行 2 步骤,以期待达到一个理想的结 果。这个过程是对第二个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当我们建模计算完成。写下数 据,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去掉那些不可取的或者是不能成立的部分。然后 将可行的汇总。再次进行对桥梁的假设过程.然后反复进行第二和第三步, 以得出可用结论。 4. 汇总及整理最后的资料,得出可用的结论。完成论文的计算部分。 参考文献 1.范立础,桥梁工程(上)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 2.向中富,周水兴 桥梁工程 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重庆,重庆大 学出版社 2001.10 3.林元培.斜拉桥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6 4.刘夏平.于天来.王岚.桥梁工程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