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控制课程设计----交通仿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控制课程设计----交通仿真(13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交通仿真课程设计 1 学学 生生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 实实 验验 名名 称称 交交 通通 控控 制制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学学 院院 交交 通通 运运 输输 学学 院院 专专 业业 年年 级级 09 09 交交 规规 1 1 班班 学学 生生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指指 导导 老老 师师 实实 验验 日日 期期 20122012 年年 1212 月月20132013 年年 1 1 月月 总总 成成 绩绩 教师签名教师签名 交通仿真课程设计 学生:蒲忠斌 教师:陆百川 1 目录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2 1、概况 2 2、交通量组成 .2 3、几何条件 3 4、交叉口渠化情况 .3
2、5、相位配时现状 .4 (1) 、信号相位 .4 (2) 、相位配时 .6 二、相位设计及配时 .7 1、相位设计 7 2、相位配时 9 3、行人过街检验 . 11 三、心得体会 12 2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经过我们组的讨论, 最终决定选择四公里西侧约 500 米的交叉口 即青龙路-南湖路交叉口作为我们组的研究对象。 1、概况、概况 如下图 1,这是一个十字形交叉口,两个干道的车行道均为双向 四车道, 且没有中央分隔带。 在交叉口进口处均设置了左转加宽车专 用车道和右转专用车道。因此车辆的流向较多,而且复杂。交叉口附 近有各种商店、 有一所小学及交巡警平台, 因此有较大的行
3、人过街需 求。 图 1:区域概况图 2、交通量组成、交通量组成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周一晚高峰时段,经过统计得到 15 分钟交通 量,并通过乘以扩大系数得到计算高峰小时交通量。最后再将所有的 车型换算成当量小汽车的交通量。结果如下表: 3 交叉口进口方向 青龙路东 转向 左转 直行 右转 流量(pcu/h) 160 340 420 交叉口进口方向 南湖路南 转向 左转 直行 右转 流量(pcu/h) 120 396 200 交叉口进口方向 青龙路西 转向 左转 直行 右转 流量(pcu/h) 124 404 148 交叉口进口方向 南湖路北 转向 左转 直行 右转 流量(pcu/h) 276 35
4、2 276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通过该交叉口的车辆以小汽车为主, 大型车辆只有公交车且数量较少, 综合上表, 小汽车的占的比例较大。 行人过街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在高峰时刻每个路口的行人过街数量 达到每 15 分钟 230 人,其特点是在旁边小学放学时非常集中,且每 个学生都有家长带着,因此过街需求非常大。 3、几何条件、几何条件 经现场勘察, 每条车道宽度约 3米, 每个进口道双向共 5 个车道, 即每个路口宽度15米。 每个进口车道的左转加宽专用车道长30米 (可 以提供约 6 辆小车排队等候) 。 每个右转车道的缘石半径都大概相等, 约为 20 米。由于行人过街需求量大,而道路宽度
5、只有 15 米宽,所以 斑马线的长度设置了较长约 5 米,每个横断面能同时通过 10 个人, 能满足过街需求。见图 2(下页) 4、交叉口渠化情况、交叉口渠化情况 该十字形交叉口为信号灯全控制式, 由于道路宽度不是很大,所 4 以既没有中央分隔带, 也没有交通岛。而在每个进口车道设置了左转 专用车道以及右转专用车道。详见下图 2。 图 2:青龙路-南湖路 5、相位配时现状、相位配时现状 (1) 、信号相位) 、信号相位 一共五个相位,如下: 第一相位:东进口和西进 口的直行及南进口和北进 口的行人过街。 (见右图) 5 第二相位:东西进口的左转 和右转;南北进口的右转。 (见右图) 第三相位:东进口和南进口的右转; 北进口的直行和左转;西进口的行人 过街。 (见左图) 第四相位:东南西进口的右转和 北进口的左转直行右转。 (见右图) 第五相位:东进口的行人过街,西北 进口的右转,南进口的左转和直行。 (见左图) 6 (2) 、相位配时) 、相位配时 周期为 90 秒,第一相位行人过街绿灯时间为 20 秒,红灯时间 70 秒;第三相位行人过街绿灯为 16 秒红灯时间 74 秒;第五相位行 人过街绿灯为 18 秒红灯时间 72 秒。相位配时表如下: 6、现状评价、现状评价 利用 synchro7 软件对交叉口交通现状进行仿真,得到如下结果: 排队长度很长 服务水平只有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