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工程课程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20122012 年年 1212 月月 1010 日日 1 一一、给定设计基础数据:、给定设计基础数据: 2 二、设计计算步骤二、设计计算步骤 3 2.1 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3 2.2 井筒多相流的计算 4 2.3 悬点载荷和抽油杆柱设计计算 12 2.4 抽油机校核 16 2.5 泵效计算 16 2.6 举升效率计算 19 三、设计计算总结果三、设计计算总结果 20 四、课程设计总结四、课程设计总结 21 2 一、给定设计基础数据:一、给定设计
2、基础数据: 井深:2000+8210=2820m 套管内径:0.124m 油层静压:2820/1001.2 =33.84MPa 油层温度:90 恒温层温度:16 地面脱气油粘度:30mPa.s 油相对密度:0.84 气相对密度:0.76 水相对密度:1.0 油饱和压力:10MPa 含水率:0.4 套压:0.5MPa 油压:1 MPa 生产气油比:50m3/m3 原产液量(测试点):30t/d 原井底流压(测试点):12Mpa 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 电机额定功率:37kw 配产量:50t/d 泵径:44mm(如果产量低,而泵径改为 56mm,38mm) 冲程:3m 冲次:6rpm 柱
3、塞与衬套径向间隙:0.3mm 沉没压力:3MPa 3 二、设计计算步骤二、设计计算步骤 2.1 油井流入动态计算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 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 油的能力。从单井来讲,IPR 曲线表示了油层工作特性。因而,它既是确定油井 合理工作方式的依据,也是分析油井动态的基础。本次设计油井流入动态计算采 用Petro bras方法Petro bras方法计算综合IPR 曲线的实质是按含水率取纯油IPR 曲线和水 IPR 曲线的加权平均值。 当已知测试点计算采液指数时, 是按产量加权 平均;预测产量时,按流压加权平均。 (1) 采液指数计算 已知一个测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油 工程 课程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