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绪论1.1、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自动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背景的身份鉴定技术。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指纹图像处理和指纹匹配两部分。指纹识别的基本原理为:采用细节点...2设计实现方案本科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题目:无线自动识别系统电路的设计无
人脸自动识别门禁系统Tag内容描述:
1、i 文献出处: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worlds (如觉得年份太老, 可改为近 2 年,毕竟很多毕业生都这样做) 英文 2937 单词,20013 字符(字符就是印刷符),中文 4819 汉字。
Face Recognition-Based Mobile Automatic Classroom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Classroom attendance check is a contributing factor to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the final success in the courses. Taking attendance by calling out names or passing around an attendance sheet are both time-consuming, and especially the latter is open to easy fraud. As an alternative, 。
2、 生: 陈少雄 学 号: B09031002 指导教师: 沈保成 2013 年 06 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系别 电子信息系 专业 通信工程 班级 B090310 姓名 陈少雄 学号 B09031002 1.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无线自动识别系统电路的设计(分机部分) 2.题目背景和意义: 目前大型船只均装有国际通用 AIS 自动识别系统,来进行身份识别。
而对于中小型船只来说, AIS 系统过于昂贵的价格和过于复杂的系统功能使得该系统不适用于中小型船只的基本身份识别。
本课题所设计的系统就是针对这一点, 专为中小型船只的身份识别提供便利。
该系统主要用在对进出港口的船只进行识别,它由设在岸上的主机和装在船上的分机两部分组成。
船只。
3、23 日日 1.毕业设计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毕业设计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关研究情况 1.1 题目名称及背景题目名称及背景 现代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数据管理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需要将多种多样处于 生产、销售、流通过程中的物品进行标识、管理和定位。
采用传统的条形码进行物品 标识将会带来一系列的不便:无法进行较远距离的识别,需要人工干预、许多物品无 法标识等等。
相反, 由于无线自动识别(RFID)系统采用具有穿透性的电磁波进行识别, 所以可以进行较远距离的识别,无须人工干预,可以标识多种多样的物品。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意义 无线自动识别即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 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 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 、 高频(13.56MHz) 、超高频,无源等技术。
RFID 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 前 RFID 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
4、 班 级: B090310 学 生: 陈少雄 学 号: B09031002 指导教师: 沈保成 2012 年 12 月 23 日 1.毕业设计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 题目名称及背景 现代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数据管理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需要将多种多样处于生产、销售、流通过程中的物品进行标识、管理和定位。
采用传统的条形码进行物品标识将会带来一系列的不便:无法进行较远距离的识别,需要人工干预、许多物品无法标识等等。
相反,由于无线自动识别 (RFID)系统采用具有穿透性的电磁波进行识别,所以可以进行较远距离的识别,无须人工干预,可以标识多种多样的物品。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无线自动识别 即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
5、际通用 AIS 自动识别系统,来进行身份识别。
而对于中小型船 只来说, AIS 系统过于昂贵的价格和过于复杂的系统功能使得该系统不适用于中小型船只的 基本身份识别。
本课题所设计的系统就是针对这一点, 专为中小型船只的身份识别提供便利。
该系统主要用在对进出港口的船只进行识别, 它由设在岸上的主机和装在船上的分机两部分 组成。
船只进出港口时, 主机发出问讯信号, 船上分机收到该信号后, 能自动发出应答信号。
主机收到该信号后,可识别出该船只的“身份” 。
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含技术指标): 1)为提高可靠性及保密性,主机和分机均 采用无线编码信号,发射功率0.5W;2)主机收到分机信号后,能发出提示音并显示装置 的编号;3)设计出电路图,装配图,并进行装配,调试。
4.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进度安排(含起始时间、设计地点):本设计要求完成整个无线自动识别 系统的功能设计, 并进行装配调试。
设计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学校的计划安排和各项规范进行,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书中各项工作,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并认真撰写学位论文。
。
6、0 年到 6000 年以前,古叙利亚和中国,指纹作为身份鉴别己 经开始应用。
考古发现,在这个时代,一些粘土陶器上留有陶艺匠人的指纹,中国的一 些文件上印有起草者的大拇指指纹,在 Jercho 的古城市的房屋留有砖匠一对大拇指指 纹的印记等。
虽然指纹的一些特征己经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而不能证明,但指纹己广泛应 用社会的各个方面。
19 世纪初, 科学研究发现了至今仍然承认的指纹的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两个不同手 指的指纹脊线的式样(ridge pattern)不同,另外一个是指纹脊线的式样终生不改变。
这个 研究成果使得指纹在犯罪鉴别中得以正式应用。
(主要代表性的事件有:1896 年阿根廷 首次应用,然后是 1901 年的苏格兰,20 世纪初其他国家也相继应用到犯罪鉴别中) 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计算机可以有效的处理图形,人们开始着手研究利用计算机来处理 指纹。
从那时起,自动指纹识别系统 AFIS 在法律实施方而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许多国 家展开。
20 世纪 80 年代,个人电脑、光学扫描这两项技术的革新,使得它们作为指纹取像 的工具成为现实,从而使指纹识别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得以应用,比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