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某城镇污水某城镇污水AAO处理工艺设计处理工艺设计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第1页共59页摘摘要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
某城镇污水AO处理工艺设计Tag内容描述:
1、总氮 (TN) : 48mg/L; 总磷 (TP) : 8.0mg/L; 出水水质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 中的一级 A 标准,即:悬浮物(SS)10mg/L;日生化需氧量(BOD5)10mg/L;化 学需氧量 (CODcr) 10mg/L; 总氮 (TN) 15mg/L; 总磷 (TP) 0.5mg/L; 氨氮(NH3-N) 5mg/L。
设计进水水质氮、磷含量较高,因此在设计处理工艺是还需要考虑脱氮除磷技术, 由于污水厂规模较小,污水日变化量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选择适应该情况的氧化 沟工艺。
在氧化沟前添加厌氧池,以提高除磷效果。
实现出水水质达标且稳定的目的。
本次设计的污水处理构主要筑物包括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平流式沉砂池、 氧化沟、辐流式二沉池、消毒池、V 型滤池。
主要污泥处理构筑物包括污泥回流泵房、 脱水机房等。
排到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经中格栅拦截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后, 由污水泵房提 升至细格栅和平流式沉砂池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在经过厌氧池后再通过氧化沟, 以去除大量的有机物,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处理。
2、 日 I 摘 要 本设计是针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采取的是A/O工艺,处理能力为 80000m3/d。
该设计说明书主要涉及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A/O工艺脱氮除磷的原理, 主体设备的计算和选型,以及工艺流程等。
同时也介绍了A/O工艺的特点,并且与其它 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对比。
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从泵房到沉砂池,进入A/O反 应池,进入辐流式二次沉淀池,进入接触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A/O反应池 排出的剩余污泥进入集泥配水井,再由污水泵送入浓缩池,进入消化池,进入贮泥池, 再进入脱水机房,最后外送处置。
所选择的A/O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污水处 理厂处理后的水质执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关键词:A/O工艺;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 II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or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 that adopts is A/O craft. Handling capacity 80000 。
3、氧化沟、三沟及双沟等交替式氧化沟等几种形式,其 中以前两种更为常用。
氧化沟的共同特点是污水在循环水池中流动,曝气方式 主要采用表曝方式(近年来,也有鼓风曝气方式的氧化沟,也被称作氧化沟池 型的普曝,结合了氧化沟及微孔曝气的优点) 。
改良型氧化沟不设初沉池,处理 设施大大简化。
氧化沟具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点,有机物去除率高,也具有 脱氮除磷的功能。
改良型氧化沟这种高效、简单的特点,适合大、中、小型污 水处理。
改良型氧化沟内缓慢流动时大量有机物被去除,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 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允许直接排放入河流和湖泊或用于 m。
处理后的活性污 泥经脱水后可被用作肥料。
本次设计在构想中充分考虑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之间的联系,尽量最大限度使两者协调。
关键词关键词:改良型氧化沟 活性污泥 脱氮除磷 环境效益 2 目目 录录 前 言 . 5 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 5 一、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 6 二、处理程度的计算 . 6 三、城市污水处理设计 . 7 1、工艺流程的比较 . 7 2、工艺流程的选择 . 9 四、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说明 . 10 1、粗格栅的设计. 10 2、集。
4、工艺,是在 SBR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 SBR 池内进 水端增加了一个生物选择器,实现了连续进水(沉淀期、排水期仍连续进水),间歇排 水。
设置生物选择器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统选择出絮凝性细菌,其容积约占整个池子的 10%。
生物选择器的工艺过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基质积累-再生理论,使活性污泥在选 择器中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吸附阶段(基质积累), 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 基质降解阶段,以完成整个基质降解的全过程和污泥再生。
该工艺最早在国外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引进,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污水 处理新工艺,有关科研机构在实验室进行了整套系统的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 CASS 工艺处理常温生活污水、 低温生活污水、 制药和化工等工业废水的机理和特点(高效、 稳定、工艺流程简单)以及水处理过程中脱氮除磷的效果,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可 大大降低污水厂的运行成本。
获得了宝贵的设计参数和对工艺运行的指导性经验。
将 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及不同种工业废水的工程实践中, 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本次设计在构想中充分考虑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 尽量最大限度使两者。
5、水处理工艺设计, 主要任务是完成个该地区 污水的处理设计,主要按近期规模设计,并考虑远期的发展。
其中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一张及污水处理 厂污水与污泥高程图一张;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设计中,主要是完成 平面图 和剖面图及部分大样图。
该设计采用 A 2/O 工艺。
A 2/O 工艺的生物处理部分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
厌氧池主要功能 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缺氧池的主要功能是脱氮。
好氧池是多功 能的,能够去除 BOD、硝化和吸收磷。
关键词:设计流量、A 2/O 工艺、处理构筑物、平面布置、高程计算 第 2 页 共 59 页 目目 录录 1.前言-5 2.设计任务与资料-5 3.设计要求-。
6、新政策下, 环境保护已受到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重视,对污水进行彻底的治理以保护人类 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高效节能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已能为 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给水处理从明矾净水开始, 而比较完整的现代自来水厂是 创建于 1882 年的上海杨浦水厂。
此后净水技术经历了简单沉淀,慢滤处理,依 靠外国专家“照搬照抄”新建大型水厂,采用平流池、双层过滤技术以及絮凝、消 毒等。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城市供水全面普及,给水处理从苏联模式中走了 出来,在学术理论、规范制定、人才培养、设备供应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 系。
如在水处理中开始注重投药后的混合,采用静态管道混合器等“细节”,推广 应用了絮凝等技术,在减少水头损失、提高絮凝效果、降低药量消耗等方面进行 了许多研究;引进浅层沉降理论,对平流池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对滤池配水有了 相应的研究,对混凝剂有了应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水处理引进吸收了外国先进 技术和设备, 提高了絮凝加药的自动化水平, 开始了提高水质和微污染水源处理 技术的发展,消毒剂广泛使用并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