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前前言言区域电网的设计,得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设计电网的原则应该要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要求,既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良好的电能质量等因素。设计一个最优的接线方案,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浪...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高压配电网的设计
电力系统主电网拓扑设计Tag内容描述:
1、程设计概述 - 3 - 1.1 设计目的 - 3 - 1.3 设计题目 - 3 - 1.4 设计内容 - 3 - 1.5 设计时间 . - 4 - 第二章 潮流计算设计题目及思路 . - 4 - 2.1 潮流计算题目 - 4 - 2.2 对题目的分析及设计思路 . - 5 - 第三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概述 - 5 - 3.1 电力系统概述 - 5 - 3.2 潮流计算的意义 . - 5 - 3.3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基本步骤 . - 6 - 第四章程序流程图及程序代码 - 7 - 4.1 程序流程图 - 7 - 4.2 运用 MA TLAB编程程序代码 . - 8 - 4.3 例题数据代码 - 16 - 第五章 运行结果分析 - 17 - 5.1 运用 MA TLAB运行结果 - 17 - 5.2 运用 powerworld 软件仿真 - 23 - 5.2.1 使用 powerworld 仿真潮流分布 . - 23 - 第六章 总结 - 24 - 参考文献. - 25 - - 3 - 第一章第一章 课程设计概述课程设计概述 1.1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1. 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
2、 3)完成电力网络各节点短路故障的计算;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完成课程设计答辩。
3. 课程课程设计设计报告报告要求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题目、设计目录、供配电网络仿真图及数据结果、 补偿结果、短路数据,使用设备清单、设备选择公式、计算过程、选择依据。
B、课程设计总结。
包括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对该课程设计 的意见、建议等。
C、全文不少于 3000 字。
如出现报告雷同,经查实后抄袭学生成绩按不及格处 理。
4.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电力系统分析。
2.power world 使用说明书。
5.设计进度设计进度(2013 年年 11 月月 25 日至日至 12 月月 6 日日) 时间 设计内容 第 1-2 天 查阅资料, 方案比较、 设计与论证, 理论分析与计算 第 3-8 天 完成电力网络规划 第 9-12 天 系统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功率因 素补偿 第 13-14 天 绘制图纸、书写报告、答辩 6.答疑答疑地点地点 新实验楼 321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电力系统及其发展电力系统及。
3、 学 号 成 绩 设计题目 高压配电网的设计 设 计 内 容 1潮流计算,进行变电所接入系统及用户供电线路设计 2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和所用电设计 3短路电流计算 4. 选择变电所电气设备 设 计 要 求 (1)封面(见后页) (2)内容顺序: (3)课程设计说明书 (4)课程设计计算书 (5)图纸 (6)参考资料 时 间 安 排 第二周到第五周 参 考 资 料 1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M.3 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单渊达.电能系统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目录目录 一 设计任务介绍 4 1.1 设计内容 4 1.2 设计成果 5 1.3 时间安排 5 1.4 Garver-6 节点系统数据 5 二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7 2.1 电压等级的确定 7 2.2 Garver-6 节点原始网络 7 2.3 可行方案一 8 2.4 可行方案二 11 三 方案的经济性比较 14 3.1 经济性比较原理. 14 3.2 方案比较 15 四 变。
4、保护原理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任任 务务 书书 一、设计题目 110kV 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二、设计任务 根据所提供的 110kV 系统接线图及原始参数,完成以下设计任务: 1. 线路上各保护的运行方式; 2. 相间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 3. 接地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 4. 系统中线路上发生各种短路时保护的动作情况。
三、设计计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 1 天:查阅相关材料,熟悉设计任务 第 2 天:线路上各保护的运行方式分析 第 3 天:配置相间距离保护 第 4 天:配置接地距离保护 第 5 天:线路上发生各种短路时保护的动作情况分析 第 6 天:整理设计说明书 第 7 天:答辩 四、设计要求 1. 按照设计计划按时完成,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设计说明书凡有雷同者,均视为不合格,包括在答辩结束完成后被发现的情形 3. 不参加答辩者,视为自愿放弃成绩 原始数据原始数据 系统接线图如下图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 4 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 1 台机,变压器 T5 和 T6 可能 2 台也可能 1 。
5、3)完成电力网络各节点短路故障的计算;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完成课程设计答辩。
3. 课程课程设计设计报告报告要求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题目、设计目录、供配电网图、补偿结果、短路 数据,使用设备清单、设备选择公式、计算过程、选择依据。
B、课程设计总结。
包括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对该课程设计 的意见、建议等。
C、全文不少于 3000 字。
出现报告雷同,经查实后抄袭学生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电力系统分析. 2.power world 使用说明书。
5.设计进度设计进度(2011 年年 12 月月 1日至日至 12 月月 15 日)日) 时间 设计内容 第 1-2 天 查阅资料, 方案比较、 设计与论证, 理论分析与计算 第 3-6 天 完成电力网络规划 第 7-11 天 系统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功率因 素补偿 第 12-15 天 绘制图纸、书写报告、答辩 6.答疑答疑地点地点 新实验楼 305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2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PowerWor。
6、主要课程,主 要包括课堂讲学、课后实验、课程设计等三个主要部分。
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 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 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 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 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系统中 各元件主要参数计算、正序,负序,零序等值阻抗图、系统潮流计算、动稳定计 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计算等。
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计算是本设计的重点。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 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 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继电保护 潮流 短路 等值阻抗 动稳定 整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课程设计 1 目录目录 前言 一、题目 1 二、系统中各元件的主要参数 2 2.1 发电机及等值系统的参数. 2 2.2 变压器的参数. 3 2.4 。
7、设计. 4 3短路电流计算:. 4 4. 选择变电所电气设备:. 5 二,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6 1.变电所接入系统及用户供电线路设计:. 6 2.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和所用电设计:. 6 3.短路电流计算:. 7 4.潮流计算的意义. 8 5.选择变电所电气设备:. 9 电气主接线方式的选择,分析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10 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 10 三、论证和定量计算 12 一、短路电流计算. 12 二、潮流计算. 14 附录 16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3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 发电厂资料:发电厂资料: 母线 1 和 2 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母线 3 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 40MW 和 20MW;发电厂 二总装机容量为(200MW)。
3、变电所资料:、变电所资料: (一) 变电所 1、2、3、4 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35KV 35KV 10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 40MW 60MW 70MW 5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 cos。
8、际工作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既然电能无法存储,那么如何分配电厂发出的有限电能便非常重要了,合理 的规划地区电网可以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能供应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等等,本 次设计就是针对某地区新建的水电厂进行电力网设计。
进行电力网设计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调查该地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 包括资源分布,负荷分布及其性质,矿产,以及原电力网的结构等等,只有充分 的掌握这些资料之后,才能真正设计出适合此地区的电力网。
电力系统分析 地区电力网设计 - 2 - 2 2 功率平衡计算功率平衡计算 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计算,包括有功功率平衡和无功功率平衡两部分,下面 将从这两方面来分析: 21 有功功率平衡计算 为了维持频率的稳定,满足用户对功率的要求,电力系统装设的发电机额定 容量必须大于当前的最大负荷。
因此必须进行最大负荷时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以 校验系统备用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2.1.12.1.1 有功功率负荷 用电负荷 n i iLD PKP 1 max1 =K 4 1 max1 i i P =0.90(30+45+5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