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 2800 字, 1800 英文单词, 9800 英文字符 文献出处: Jang S, Lee J G, Lee H.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n viscosity and imprinting pressure modeJ. Electronic Materials Letters, 2013, 9(6):793-796. 树脂粘度与压印压力模式之间的相关关系 Siyoul Jang, Jae-Gab Lee 和 Heon Lee 机械和自动化工程学院, kookmin 大学,首尔 136-702。韩国国民大学韩国先进材料工学
2、院 136702 韩国韩国先进材料工程学校韩国大学韩国首尔 136-701 韩国 (收到日期: 2012 年 10 月 13 日 /接受日期: 2013 年 7 月 9 日 /发布日期: 2013 年 11 月 10 日) 摘要: 期间的变化通过改变树脂粘度和印迹压力模式来研究印迹过程。 如果要求压印过程达到所建议的剩余树脂厚度或开口水平,则应根据压印压力的大小和速率 指定适当的工艺周期,因为剩余层厚度( RLT)受这些因素的显著影响。此外,树脂粘度对
3、 RLT 变化的影响与印刻压力模式相同。使用具有图案密度为 12.03的重复椭圆突起的模具进行数值模拟,以确定所考虑的过程因素对压印过程周期的影响。 关键词: 剩余层厚度,压印压力,润滑,开口水平 1 引言 印刷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工艺中,近年来大量生产应用中其生产效率的重要性日益突 出。已经通过实验证明, uv 压印的处理时间取决于树脂粘度,以及 uv 固化之前压印压力的 大小和速率。(压力模式)的残留层厚度( rlt),树脂粘度和压印压力模式是决定加工时间 的主要工艺因素。 1特别是
4、树脂的粘度不仅直接影响模具设计的图案密度和突起比,而且还 会影响压印模式,在亚微米级紫外线高压粘合树脂的薄膜状态下,流动阻力很高,这是由于 薄膜机制,保证高压印压力,最终导致霉变。 2特别是在零残留层压印时,压印压力保持很 长时间,从而增加了模具变形的可能性。避免这种情况,模具尺寸应该更小,它的一致性必 须提高,以形成均匀性。 3-6 关于 uv 树脂在模腔中的粘性行为必须增加顺应性,大多数模拟研究仅仅选择了不变的 压印速度,恒定的施加压印压力和恒定的力,这对于面印记系统是不可能的。 6作为对应作 者的窗口打开
5、过程,由达到零 rlt 的压印压力和树脂粘度两者所控制,可以通过改变所施加 的压印压力来操纵。但是,一旦设备启动,大多数压印机都不能在直接模式下施加所需的压 印压力。 在最近的模拟研究过程 6-7中,压印压力逐渐增加到其最终值。通过考虑优化模具表面 上的凹凸分布来计算压印过程中的变化。树脂粘度是最重要的印记过程参数之一,在薄膜状 态下被认为 是非常高的,例如 -10spas 的数值分析。 在本研究中,使用重复 2-d 模式特征,模拟了基于压印模式和树脂粘度的树脂压力发展 和在压印过程中的
6、变化。结果显示在不同印迹条件下 rlt 变化有明显差异。 2 在紫外压印系统中不同的树脂粘度下的变化 树脂粘度被控制到很小( 10mpas),以便确保腔体的快速和完全填充以及在短的处 理时间内将树脂分配在基板上。但是,由于薄膜效应,目标具有非常高的粘度(例如 -10“ 帕), 为了在薄膜状态下达到压印树脂粘度的适当值, 9可以测量 rlt 作为固定施加载荷下的印刷 处理时间的函数如果毛细管力在相对较高的压印压力下不占优势,则树脂粘度成为控制压印 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3 如果毛细管力在相对较高的压印
7、压力下不占主导地位,则树脂粘度成为控制压印时间的主要 因素之一, rlt 由 Stephens 公式( 1) 3表示, i 不稳定压印压力,其中 h0, 0, s 和 p 分别 是初始树脂层,零剪切粘度,突起部分和压印压力。该方程表明树脂 rlt 在印刷开始时突然 减小,并且随着膜厚度减小, rlt 的变化率降低。 仿真研究表明压印速度可以看作是一个可控的固定输入值。然而,实际印记者的工作条件与 假设的假设不同。因此,使用恒定的挤压速度作为输入值需要在 rlt 接近于零时实际印刷机 中所施加的压印压力急剧增加。此外,在真正的压印设备开始运行之后,施加的压印压力逐 渐增加到指定的压力。速率压力增加与 rlt 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这个变量应该考虑到允许的 压印过程周期。 在压印区域上形成的树脂压力 p( x, y)可以用润滑理论 reynolds eq。( 3) 8它是从三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