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在掌握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基础上一 次叫全 面的实习训练, 通过完成一个具有较完善功能的设计课题, 大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的能力。其基本目的是: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 训练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和生产实习知识去分析和解决 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工业自动化网络一个完整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掌握运用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的知识解 决自动化网络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利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试验设备进行 调试和数据处理等。陪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二、设计方式二、设计方式 1、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提出的控制要求选择系统方案和控制方式 2、合理选择元器件型号,正确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调试。 3 完成电路设计、编写完成实时控制程序或编写完仿真程序。 4 调试和完成控制系统,使之满足控制要求。 5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机械手及其应用三、机械手及其应用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按预定的程序轨迹极其它要求,实现抓取,搬运 工件或操做工具的自动化装置。 在我国由于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所执行的工作为模拟人的手臂 而工作,因而通常把工业机器人称做操作机械手。 四、四、机械手的特点:机械手的特点: (1) 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能代替人从事
3、危险,有害的工作。在长时间工作对人体有害的 场所,机械手不受影响,只要根据工作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机械 手就可以在异常高温或低温,异常压力和有害气体,粉尘,放射线作用下,以及冲压,灭等 危险环境中胜任工作。 (2) 机械手能持久,耐劳,可以把人从繁重单调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能扩大和延伸人 的功能。 (3) 由于机械手的动作准确,因此可以稳定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又可以避免人为的 操作错误。 2 (4) 机械手特点是通过用工业机械手的通用性,灵活性好,能很好的适应产品的不断变 化,以满足柔性生产的需要。 因此采用机械手最明显的特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近年来, 随着
4、电子技术特别是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 技术, 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 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 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等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 地得到了应用。例如:在机床加工,装配作业,劳动条件差,单调重复易于疲劳的工作环境 以及在危险场合下工作等。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 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其技术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在国内, 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工业机器人特别是示教再现性机器人不断增多, 而且计算机控制 的也有所应用。 在国外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工业机器人多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而且计算机控 制的工业机器人占有相当比例。 带有“触觉”, “视觉”等感觉的“智能机器人”正处于研 制开发阶段。带有一定智能的工业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 五、五、控制要求控制要求 图中为一个将工件由 A 处传送到 B处的机械手,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的执行用双线圈 二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