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浅谈地铁候车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摘 要:当前国内城市地铁建设方兴未艾。 以地铁站为中心的地下空间大规模 开发将揭开新一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序幕。文章以上海静安寺地区地铁站及其 周边的开发为例, 分析 当前地下空间开发中存在的 问题 。 从城市设计的视角探 讨了地铁站及周边地区地上、地下空间整合的 方法 。最后概括出创建资源节约 型、 环境友好型 社会 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法论及其意义。 关键词:城市设计; 静安寺;地下空间;整合 1 引言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特 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出现了诸如 交通 拥挤、 生活质量下降、 环境品质恶化等一
2、系 列“城市病”。同时,城市的蔓延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占用了大量农田,极大浪 费土地资源。为了缓解大城市中心区的功能衰退,吸引力下降等“边缘化”问题, 提高城市功能运转效率,切实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 发,实现城市的“真三维”立体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 目前 ,以地铁轨道 交通建设为龙头的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正在国内悄然兴起。 以地铁为发展轴的地 下空间线性开发,结合以地铁站为枢纽的综合节点开发,必将带动整个城市地下空 间 网络 的形成。 然而在大规模地铁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在规划设计 之初未能预料到的问题,以及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旨在结合静
3、安寺地铁 站及其周边的开发,从城市设计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地铁站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加 以鉴戒,为以后此类地区的开发积累经验。 2 上海静安寺地铁站及周边开发简介 上海静安寺地区位于南京西路的西端,是集商务、商业、高档住宅、 旅游 、 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魅力都市副中心。地铁二号线在本地区设静安寺站(如 2 图 1 所示),共有 5 个出入口。其中在静安公园下结合 5 号出入口建设静安寺下沉 广场。地区内南京西路与华山路交叉口车流量较大,人车混杂,是本地区的交通瓶 颈。远期规划中的地铁 6 号线与地铁 7 号线分别在华山路与常德路设站。静安古 寺结合轨道 2 号线同步进行了 现代 化改造。地区
4、内城市九百广场等一批商业建 筑业已建成,商务写字楼宇、 高级宾馆淋漓,其地下均已被大规模开发,配建了一定 数量的地下停车库。地区内规划建设的大型地块正在加紧开发之中。 3 城市设计的 理论 3.1 概念 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作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 以及城市设计尚未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当前对城市设计还没有一个明确 的定义、内涵。综合各家所长,概括地讲,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体型和空间环境 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 内容 ,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 质量、 景观 艺术 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 城市 设计贯穿城市规划的始终,即
5、从总体规划阶段到详细规划阶段都要进行城市设计。 3.2 内容 城市设计内容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工程设计型和政策过程型。前者 是以具体方案设计为成果,一般都以规模比较小、 内容比较具体的空间地段为对象, 例如局部地段的城市设计;后者则以政策导引为成果,一般是规模范围较大的地区 或者是整座城市,例如某某地区城市设计或者某某市总体城市设计等。 当前一般情 况下对于同一地段上述两种类型的城市设计都要用到。城市设计根据设计对象的 不同,其内容、深度也略有不同。以静安寺地区的城市设计为例,属于局部城市设 计,其内容包括用地功能整合、道路交通系统、开放空间(地下开放空间)、步行系 统、绿地保护、 历史
6、 保护、整体建筑形式、街廓设计、城市形态等九个方面。 3 3.3 理念 城市设计的理念概括为以下五点: (1)体现城市性质,注重文化传统; (2)设计尺度应与城市规模相适宜; (3)突出城市特色,重塑城市形象; (4)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社会生活需要; (5)注重资源节约,构建友好环境。 3.4 原则 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为: (1)文脉性:城市设计首要考虑的是该区域的背景。 (2)社会性、公众性:每一项设计成果都要求有公众、社会的参与。 (3)过程性:要注重合理的创造过程,而并非引导某种固定的产品结果。 (4)累积性:最终完成一个优秀的城市设计,需要几代人沿着一个共同的方向 努力。 4 地下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 静安寺地铁站在开发及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在开发地 铁站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下面简要概述静安寺地区地下空间开 发中存在的问题: 4.1 下沉式广场规划设计使用中的问题 当前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市民对城市开放空间的需求又很大,这 就导致了下沉广场的大量产生。同时,下沉广场作为采光、换气、集散以及紧急疏 散的公共空间,被大量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