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姓名姓名: 单位单位:*第二小学第二小学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摘要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在作者亲身实践和调查的基础上,详 细地阐述了*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实践;*农村;小学教育 一、前言 农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主要内容之一。我的家乡就在*区农村,2008 年的暑假,我和同学一起开办一个补习班,在给 学生们授课的同时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查农村教育现状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的对
2、象包含小学 16 年级的 100 多名学生, 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村落, 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 经历。 二、调查现状(一)前期的问卷调查在正式授课之前,我们让每一个学生填写了一份问卷, 问卷主要调查他们对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看法。共发放问卷 104 份,回收有效问卷 93 份。 就问题“你对自己将来的学业如何规划”,有 86 人选择“读完初中读高中,再考取大学”,有 5 人选择“读完初中上职业中专”,仅有 2 人选择“混个初中毕业证就辍学出去打工”。可见,绝大 多数的农村孩子还是“胸怀大志”的,希望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理想。近 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并通过自己的努
3、力在外打拼出一片天地,让农民及其子女 认识到曾经对他们来说“难于上青天”的大学并不是那么地遥不可及,越来越多的机会在向他们 招手。另外,媒体大肆宣传的高考优秀生更是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帮 他们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而且,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家长们在异乡遭受了“知识之苦,文化之累”,所以他们对后代寄予厚 望,希望后代不要重复他们的生活方式,父母的督促与希望让孩子认识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二)中期的访谈调查 1。英语之难。由于之前就有不少家长反映很多学生的英语很差, 更有不少学生抱怨说英语太难了,听课像听天书,因此,给学生们教授英语就是我们的主要任 务了。虽然在开始讲课以前我
4、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实际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差: 很多学了两年甚至甚至三年的学生连最简单的句子都无法讲出来,他们所谓的句子只是几个零 散的单词的简单排列,例如:句子“这个苹果是红色的”,甚至连那些英语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都 把它翻译成“applered”,更不用说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了;打开学生们的课本,发现很多学生都 在单词表里的单词旁标注上汉语谐音,比如单词“those”被标注成了“柔死”,单词“dog”被标注成 了“到 g”,等等。向学生打听一下,才知道这样做是因为不会读单词,为了读出单词,更是为了 记忆的方便。 有学生在课文里的句子上面也标注上汉语谐音, 密密麻麻的一堆汉字堆砌而成的
5、, 叽哩哇啦的一读,倒是有点英语的感觉。于是问曰:不知道初学英语者最忌讳用汉语谐音标记 读音吗?你们的老师没有阻止你们这样做吗?答曰:老师还鼓励我们这样做呢。某日,一个学 习很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在她们班里名列前茅的女生站起来读单词,结果,20 个单词读错了 10 个。我很纳闷:既然你说这些都是你学过的单词,怎么出错率还这么高?她和她的同学一致回 答说他们老师就是这样教给他们的。 看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老师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我们访问了学校的校长,校长 表示:由于在农村学校报酬低,发展机会少,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青年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 教。因此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尤其缺乏英语方面的教师,
6、以至于一位教数学或语文的老师 经过几十天的培训就回到学校教英语了,而且往往是一位英语老师同时担任三、四、五、六年 级的教课工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外,部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足,缺乏使 命感和责任感,对教学工作只是应付了事,由于工作收入并不是他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教师 们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家庭劳动,每到农忙时节,学校里的很多老师都会因为要做农活而耽 误上课。 我们问校长为什么不花较高薪水去聘请一些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呢, 校长摇摇头说道: “学校资金短缺不说;穷乡僻壤的,根本没有合格的教师可以聘请;即使聘请到合格的教师也经 常发生短期离任现象。”当然,学生自身成长的环境和学习经历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首先,孩子 们生活的农村是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另外一门语言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 他们不知道英语这门课到底是什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其次,由于豫东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低,学习资源也就短缺,没有五花八门的英语补习班,没有五花八门的学习资料,又加上学生 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