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 2013 学年学年 第第 二二 学期学期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报报 告告 题题 目:目: 电子助听器电子助听器 专专 业:业: 班班 级:级: 姓姓 名: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系 2013 年 05 月 08 日 1、任务书、任务书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电子助听器电子助听器 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职称) 陈敏陈敏 执行时间执行时间 2012 2013 学年第学年第 一学期一学期 第第 11 周周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号学号 承担任务承担任务 绘出原理图,Multisim 仿真 设计电子助听器电路 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选好元件和
2、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选好元件和参数 设计方案与论证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1、掌握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熟悉微型驻极体话筒应用。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设计电子助听电路; (2)要求绘出原理图,Multisim 仿真; (3)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 参数; (5)拟定设计步骤; (6)撰写设计报告。 设计指标设计指标 (1)耳机 8 欧姆; (2)放大能力:对话筒轻轻发出声音,耳机能听到宏亮 声音; 摘摘 要要 本次课程设计为电子助听器。为实现放大电路,可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应选 择共射极放大电路,之所以会选择共射级放大电路是因为共射极
3、放大电路的电 压,电流,功率增益都比较大,应用广泛。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采用 VT1 与外围电路组成了共射极放大电路, 担任前置音 频放大。VT2,VT3 组成了两级直接耦合式功率放大电路。我们还对共基极放大 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进行了单元电路的设计。当完成单元电路设计后,开始对整 个电路进行仿真图的绘制和仿真结果的运行。 最终实现了功率放大电路需要考虑 到输出功率尽可能的大,非线性失真要小。 关键字:关键字:电子助听器,共射级放大电路,输出功率,功率放大,仿真。 1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2 第二章第二章 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证及分析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证及分析 . 3 2.12.1 电路原
4、理的分析电路原理的分析 3 2.2 2.2 总体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方案 . 5 2.32.3 单元电路设计单元电路设计 6 2.3.12.3.1 共基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 6 2.3.22.3.2 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6 2.4 2.4 工作原理及过程工作原理及过程 . 7 第三章第三章 电子助听器的仿真电子助听器的仿真 . 8 结束语结束语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9 附录附录 10 2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一切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 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 设备、 装置和仪器等。 耳聋助听器有电力的和非电力的两类, 后者目前已被废弃。 前者又有电子管式和晶体管
5、式两种。 晶体管式耳聋助听器最为灵巧轻便, 于 1950 年问世后已取代电子管式而被普遍采用。 集成电路的的问世又迅速地取代了“晶体管耳聋助听器”,集成电路 IC 于 1964 年问世,其体种小,低耗电,稳定性更高。近年来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耳聋助听器也逐步向智能化、体内化发展:1982 年“驻极体麦克风”的问世实 现耳聋助听器微型化, 灵敏度及清晰度更是达到了新的水平; 而 1990 年随着“电 脑编程耳聋助听器”的问世,耳聋助听器增益初步智能化调整,又让耳聋助听器 达到了另一新水平。1997 年,“数字耳聋助听器”的增益智能化调整,使用极 为方便,性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今天我们所用的
6、大部分耳聋助听器都是“数字电脑编程”的,根据我 们每个人听力损失的程度不同来调整,对我们的助听效果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让 我们听得更多! 现在助听器正向小型化、个性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 3 第二章第二章 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证及分析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证及分析 2.12.1 电路原理的分析电路原理的分析 图 1 设计总框图 通过一个语音信号放大电路将话筒中传来的语音信号放大, 在通过一个功率 放大电路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耳机输出。 实现放大电路可有多种不同的选择。 在这个设计中应选择共射极之所以会选 择共射级放大电路是因为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增益都比较大,应 用广泛。 在宽频带或高频情况下, 要求稳定性比较好时, 共基极电路就比较适合。 共集电极电路的优点是输入电阻很高,输出电阻很低,多用于输入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