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 资源ID:1445587       资源大小:22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1、 1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0前言前言 采矿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 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 的主体。我国煤炭生产以井下开采为主,其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 95%。而地下作业首先面 临的是通风问题,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 以供 人员呼吸,以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内环境,保障井下作 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向井下供应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供风系统是分不开的, 所以 在矿井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优良的通风系统,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井下供风的要求, 还能 很好的节约矿井通风的费用。 本

    2、文是针对矿井的建设,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通风系统,采用两翼对角式的通风方式,在 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进新风,运输上山回污风的通风方法,并起在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风别 计算了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的风量和风压, 并以此为基础选用了矿井主要通风机和 电机,设计的通风系统满足了矿井通风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作者初次设计矿井通风系统,全凭自己的知识总结利用设计,没有 拷贝别人的既成成果,难免会有一些不太妥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一、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1地质概况地质概况 该矿井地处平原,地面标高+150m,井田走向长度 5km,倾斜方向长度 3.3km。井田上 界以标高-165m 为界,下界以标高-1

    3、020m 为界,两边以断层为界,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 井田可采储量约 1.08 亿吨。 井田有两个开采煤层,为 1 k、 2 k,在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 0 15,各 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地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 1-1: 图 1-1 综合柱状图 2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6.6Tm/ 3 ,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发火期为 1618 个月,煤 2 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 36% 。根据开拓开采设计确定,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第 一水平标高-380m,倾斜长为 8252m,服务年限为 27 年,因为走向较短,两翼各布置一 个采区。 每个采区上山和下

    4、山部分各分为五个区段回采。 每采区各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 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 150m,区段平巷及区段煤柱 15m,综采工作面产量在 1 k煤 层时为 1620t/d, 在 2 k煤层时为 1935t/d, 日进 6 刀, 截深 0.6m, 高档普采工作面产量在 1 k煤 层时为 1080t/d,在 2 k煤层时为 1290t/d,日进 4 刀,截深 0.6 米,东翼还另布置一备用的高 档普采工作面。 采区轨道上山均布置在 k2煤层的底板稳定细砂石中,区段回风平巷与运输上山,区段 运输平巷与轨道上山采用石门连接, 为了保证生产正常接替, 前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 通风的煤层平巷掘

    5、进头, 后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和一个岩石下 山掘进头。 东西两翼各有一个绞车房、 变电所、 火药库, 亦需独立通风。 井为箕斗井提煤用, 井为罐笼井升降人员、材料、矸石,也作为进风井用,并设有梯子间。 在开采的时候先开采 1 k煤层,之后开采 2 k煤层,并且按照先上山开采后下山开采的顺 序。并且另普采和综采面相互交替的顺序,保证同一采区能够同时向下推进。 部分巷道名称、长度、支护形式,断面几何特征参数列入表 1。 井内的气象参数按表 3 所列的平均值选取,除综采工作面采用 46 工作制外,其它均 采用三八工作制。 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 700 人,综采工作面同时作

    6、业最多人数 40 人,高档普采工 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 60 人。 二、二、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风, 它包含矿井通风方式、 通风方法和通风 网络。 1通风方式通风方式 1)通风方式简介)通风方式简介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和回风井的布置, 按照进、 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中央并 列式(包括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 、对角式、混合式,以及分区式。各种通分系统的形 式如图 2-1,优缺点对比如表 2-1: 3 表 2-1 矿井通风系统分类 分类 通分系统 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中 央 式 中央并 列式 进、回风井大致并列 位于井田中央 适用于煤层倾角较大, 走向不长 (一般小于 4km) , 投产初期暂未设置边界安全出口,且自然发火不 严重的矿井: 1 初期投资少,采区生产集中,并便于管理; 2 节省风井工业场地,占地少,比在井田内打边 界风井压煤少; 3 进、出风井之间的漏风较大,风路较长,阻力 较大; 4 工业场地有噪音影响 中央分 列式 进、回风井大致位于 井田走向中央,沿倾 向有一定的距离,回 风井位于


    注意事项

    本文(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