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录目录 一、 工程概况: 2 1.地形资料 . 2 2、水位流量关系 . 2 3、闸的设计标准 . 2 4、闸基土质 2 5、其他已知资料 . 2 二、枢纽总布置 3 1、引水渠的布置 . 3 2、进水闸的布置 . 3 三、水闸计算 5 1、闸孔设计 5 2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 . 8 四、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14 1、防渗设计的目的 14 2、布置原则 14 3、地下轮廓线布置 14 4、校核地下轮廓线的长度 . 15 五、排水设备的细部构造 16 1、排水设备的作用 16 2、排水设备的设计 16 3、止水设计 17 六、防渗计算 18 1、渗流计算的目的 18 2、计算方法 1
2、8 3、计算渗透压力 . 18 七、闸室布置与稳定计算 23 1 底板和闸墩 . 23 2、 闸门与启闭机 24 3、上部结构 26 4、设计情况及荷载组合 . 27 八 两岸连接建筑物布置 35 1 边墩和岸墙 . 35 2 翼墙 . 35 九、基础处理 35 2 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 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 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 水淹没。 1.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布面接近梯形,底宽 18m,边坡 1:1.5,河底 高程 195.00m,两岸地面高程 199.20m. 2
3、、水位流量关系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表 H下(m) 195.00 196.00 197.00 197.50 198.00 198.15 198.50 198.65 Q(m3/s) 0.00 8.63 27.96 41.07 55.40 61.40 73.98 79.70 3、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 SD133-84),该闸按四级建筑物设计 4、闸基土质 层 序 高 程 土 质 概 况 195.00191.8 细沙 191.80183.32 粗砂 183.32 粘土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表 2 1 天然容重 饱和容重 内摩擦角 凝聚力 不均匀系数 相对密实度 细
4、砂 18.64 20.61 22 0 12 0.46 砂土料 18.02 20.21 32 0 15 0.62 5、其他已知资料 1 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 4 度 2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 12m/s,吹程 0.15 公里 3 虽然闸址附近缺少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 3 二、枢纽总布置二、枢纽总布置 1、引水渠的布置 河岸比较坚稳,引水渠可以尽量短,使闸靠近河岸。为了减轻引水口处的回 流,使水流平顺的进入引水口,引水口上、下游边角修成圆弧形。 2、进水闸的布置 进水闸为开敞式水闸。总宽 9m,共分为三孔,每孔净宽 3m。 (1) 、闸室段布置 闸底板为倒II型钢筋混凝平地板,
5、缝设在底板中央。 底板顶面高程为195.0m, 厚 1.0M,其顺水流方向长 15m。 闸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顺水流方向长和底板相等,中墩厚 1.3m,边墩与岸 墙结合布置,为重力式边墙,既挡水,又挡土,墙后填土高程为 199.5m。闸墩 上设有工作门槽和检修门槽。检修门槽距闸墩上游边缘 1.25m,工作门槽距闸墩 边缘 3.75m。 闸门采用平面滚轮钢闸门。启闭设备选用 QPQ-225 卷扬式启闭机。工作桥 支承为实体排架, 由闸墩缩窄而成。 其顺水流长 2.4M, 厚 0.5M, 底面高程 199.5M, 顶面高程 204.40M,排架上设有活动门槽。 交通桥设在下游侧,为板梁式结构,其总
6、宽为 4.4M。公路桥支承在排架上, 排架底部高程 198.6M。 (2) 、上游连接段布置 铺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顺水流方向长 12M,厚 0.5M。铺盖上游为钢筋混 凝土护底,一直护至引水口。 上游翼强为浆砌石重力式反翼强,迎水面直立,墙背坡度为 1:0.5,圆弧直 径为 6.6M。墙顶高程为 199.1M。 (3) 、下游连接段布置 闸室下游采用挖深式消力池。其长为 12M,深为 0.5M。消力池的底板为钢筋 混凝土结构,其厚度为 0.7M。消力池与闸室连接处有 1M 宽的小平台,后以 1:4 的斜坡连接。采用挖深式消力池。为了增强护坦板的抗滑稳定性,在消力池的末 4 端设置齿墙,墙深为 1m。为了便于施工,消力池的底板做成等厚,为了降低底 板下部的渗透压力,在水平底板的后半部设置排水孔,孔下铺设反滤层,排水孔 孔径为 15cm,间距为 1.5m,呈梅花形布置。 海漫的起始段为 6 米长的浆砌石水平段,因为浆砌石的抗冲性能较好,其 顶面高程与护坦齐平。后 20 米做成坡度为 1:10 的干砌石段,以使水流均匀扩 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