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设计报告 第 1 页 共 7 页 1 1 1、概述、概述 1.1、 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电子技术理论学习, 促进其工程 应用,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基本方 法,并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一定 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2)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 2、正弦波、方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设计的内容三角波设计的内容 (1)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设计一个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其正弦波输出为: a.振
2、荡频率: 1592 Hz b.振荡频率测量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5% c.振幅基本稳定 d.振荡波形对称,无明显非线性失真 (2)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设计一个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指标要求如下:方波 a.重复频率:4.35*10 3 Hz b.相对误差+5% c.脉冲幅度 +(6-8)V 课程设计报告 第 2 页 共 7 页 2 三角波 a.重复频率:4.35*10 3 Hz b.相对误差3fo C、选择阻容元件 选择阻容元件时,应注意选择稳定性较好的电阻和电容, 否则将 影响频率的稳定性。此外,还应对 RC 串并联网络的元件进行选配, 使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分别相等。
3、(5) 、主要元、器件 集成运算放大器 1 片 1/4W 金属膜电阻 10k、20k 若干 可调电阻 1k 一只 瓷片电容 2 只 二极管 2 只 (6) 、数据处理 根据电路图设计模块选取元件参数分别为: Ra=10k、 Rb=R4+R3、 R1=10k、 R2=10k、 R3=10k、 R4为可调电阻; C1=0.01uF、 C2=0.01uF。 在满足 R1=R2=R,C1=C2=C 的条件下,该电路的: 课程设计报告 第 4 页 共 7 页 4 输出正弦波波形: 振荡频率 f0=1/(2RC)=1592Hz 验证数据 f0=1515Hz 1、 方波三角波 实验参考电路如图 简单的方波三
4、角波产生电路 常见的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课程设计报告 第 5 页 共 7 页 5 (1) 、根据已知条件和设计要求,计算和确定元件参数。并在实验 电路板上搭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进行调试。 (2) 、先后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简单的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输 出电压 Vc、 Vo 的波形, 及常见的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输出电压 Vo1、 Vo2的波形,分别记录其幅值、周期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相位关系。 (3) 、调节积分电阻 R(或改变积分电容 C) ,使振荡频率满足设计 要求,调节 R1/R2的比值,使三角波的幅值满足设计要求。 (4) 、参数的确定与元件的选取 A、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 由于方波的
5、前后沿与用作开关器件的 A 的转换速率 S 有关, 因此 当输出方波的重复频率较高时。 集成运算放大器 A 应选用高速运算放 大器,一般要求选用通用型运放即可。 B、选择稳压二极管 D 稳压二极管 D 的作用是限制和确定方波的幅度。 因此要根据设计 的要求方波幅度来进行选择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V。此外,方波幅度和 宽度的对称性也与稳压管的对称性有关,为了得到对称的方波输出, 通常应选用高精度的双向稳压二极管(如 2DW7 型)。R 为稳压管的 限流电阻,其值由所选用的稳压管的稳定电流决定。 C,确定正反馈回路电阻 R 与 R 如上面电路图中所示。R 与 R 的比值均决定了运算放大器 A 或 A 的触发翻转电平,也就是决定了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因此根据设计所 要求的三角波输出幅度,由以上可以确定 R 与 R 的阻值。 D,确定积分时间常数 RC 课程设计报告 第 6 页 共 7 页 6 积分元件 R、 C 的参数值应根据方波和三角波所要求的重复频率 来确定。当正反馈回路电阻 R、R 的阻值确定后,再选取电容 C 值, 求得 R。 (5)、主要元、器件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 片 1/4W 金属膜电阻 10k、20k 若干 可调电阻 1k 1 只 瓷片电容 1 只 稳压二极管 2 只 (6)数据的处理 a、简单的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根据电路图设计模块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