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一级公路设计(第二标段) 第 1 页 共 83 页 第一章 道路设计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某一级公路第二标段 第二节第二节 设计要点:设计要点: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某一级公路第二标段,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 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 20 年,设计车速为 100km/h。 22 工程地点:张家口地区 23 设计资料: 231 水文地质 路线所经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介于内蒙古和华北平原间,属冀西北山间盆地与 冀北山地分界地带,地貌类型属剥蚀构造地貌类和剥蚀侵蚀堆积地貌类,沿线地质属 第四系地层,土质为粉质中液限粘土与含砾粉质中液限粘土,第四系地层的黄土具有
2、 湿陷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谷狭窄,为山岭重丘区地形。地下水可分两类, 一为冲积层潜水,另一为基岩裂隙水。水型属重碳酸钙型,饮用、灌溉均为优质水, 对工程构造物无侵害作用。年平均气温 7,极端最高气温 39.4,极端最低气温 -26.1,极端冻土深度 1.4m,最大风速 26.3m/s。 232 交通组成 经调查预测,建成初期交通组成如下: 吉尔 130 960 辆/日 解放 CA15 300 辆/日 东风 EQ140 760 辆/日 依士兹 TD50 350 辆/日 黄河 JN150 450 辆/日 日野 KB222 800 辆/日 太脱拉 138 100 辆/日 大客车 CA50 1
3、000 辆 交通 SH141 500 辆/日 小轿车 2000 辆/日 某一级公路设计(第二标段) 第 2 页 共 83 页 年交通量增长率 6%。 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97)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道路勘测与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 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
4、通出版社 第四节 设计技术标准 41 公路等级:汽车专用一级公路。 42 设计年限:20 年。 43 计算行车速度 参照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道路勘测设计第九章,第五节:地形特征划分, 平原微丘地形,平原地形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 面自然坡度一般在 3以内,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 20以下, 相对高差在 100m 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的限制,对于河湾顺适,地形开阔而且有 连续的宽缓合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 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 20以下, 沿河舌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也属于平原丘地形。 山岭重丘地形:山岭地形指山脊,陡
5、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 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 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高原地带 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延绵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 20以上,路 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由上述可知,平原,微丘地形和山岭重丘地形的划分以地面坡度 20(36.4%)为界。 经过设计路线沿线等高线的纸上测算,知地面坡度大部分JTJ011-94,表 2.1.2 可知,行车速度为 120km/h。 第五节 路线设计总则: (摘自(2003)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值是按路面泥泞 或结冰的不利情况,并考虑线形的舒畅协调,参照横向力系数u0.04,路拱外侧横 坡 0 i
6、 -0.2%,按表 4-7 确定超高为 5%。 22 平面线形要素设计原则 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 平曲线组合而成, 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直线、 缓和曲线、圆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某一级公路设计(第二标段) 第 6 页 共 83 页 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并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 2)直线路段应根据地形等因素合理选择,一般直线长度应控制在 20v,同向曲线 间的直线应不小于 6v(以米计) ,反向曲线间的直线不小于 2v(以米计) 。 (v 是设计 速度,以 km/h 计) 。 3)圆曲线线形设计应尽量采取大半径, 当受到限制时, 可以首先取一般最小半径, 避免极限半径,对于设计速度为 100km/h 一般最小半径 700m。极限最小半径 400m. 4)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置缓和曲线。大于等于不设缓和 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数值时,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