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章 设计资料 1.11.1 地形图地形图 教学用地形图,比例尺为 1:1000,等高线间距为 2m 。 1.21.2 气象资料气象资料 该公路地处辽宁省某县,气象资料主要包括: 冬季最低气温-25、 夏季最高气温 35、 降雨量 600-800ml、 主风向为西北方向。 1.31.3 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状况,山坡地下水 3 米以下,洼地地下 水 1.5 米以下。 1.41.4 沿线的植被及土壤分布情况沿线的植被及土壤分布情况 沿线多农田和河流,山坡上 3 米以下是碎石土。 1.51.5 道路建筑材料及分布情况道路建筑材料
2、及分布情况 沿线有丰富的砂砾,有水泥和石灰厂,沥青需外购。 1.61.6 交通量资料交通量资料 1、近期交通量 车型 数量 黄河 JN150, 750 解放 CA10B 600 东风 EQ140 230 日野 KF300D 100 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为 11211 辆/日 2、交通增长率:7.5%。 2 第二章第二章 可行性可行性分析分析及及方案比选方案比选 1.1 道路可行性分析道路可行性分析 1.1.1 概述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是交通的基础, 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基本设施,并可以作为全国土地利 用的骨架。高速公路除了具有各种车辆行驶,人畜行走等基本
3、功能外, 它还是收容能源及各种信息输送设施的载体,具有汽车专用,分隔行使, 封闭与立交,控制出入,线性标准高,设备完善等多项功能。 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即车速高,通行能力大, 行车安全,降低运输成本,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但也有其缺点,即投资 大,资金来源困难,占地多,为铺通公路和地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密集型管理,沿线交通公害。 1.1.2 建设该高速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改善 了我国公路网结构,缓解了交通拥挤状况,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益和服务 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建设本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在于: 1.促进沿线工业
4、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沟通沿线与大城市、交 通枢纽、工业中心的联系,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中外投资者的吸引 力,高速公路经济带会随之出现。 2.促进沿线农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农产品的储运时间, 保证了农用物资和救灾物资的及时调入,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交流,有助 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 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3.促进沿线商业的繁荣。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缩短产地与销地的时空 距离,减少商品交换的运输费用和时间,推动商业的发展。高速公路建 成后,各地商业机构和个体户会前来投资办店;当地政府可同时建造招 商市场和各类商品交易批发市场
5、,使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3 4.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高速公路不仅促进了沿线旅游景点的开 发,而且促进了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增加。高速公路建成后,使丹庄 两地间的旅游,既便利又舒适。 5.促进了沿线产业结构和中小城镇的发展。高速公路沿线劳动力由农 村向城镇,由农业向工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 构逐步趋向合理。高速公路沿线会相继出现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 不同风格的小城镇,非农业人口比重也在逐步上升。高速公路的建成, 既会促进原有大中型城市的开发建设, 也会促进卫星城和小城镇的发展。 届时,丹庄高速公路将与大庄高速公路对接,成为全长 257 公里的丹大 高速公路。伴随着大连
6、、丹东之间的“血脉贯通” ,沈阳、大连、丹东这 一经贸旅游“黄金三角”也将现雏形。 1.1 路线总体设计原则路线总体设计原则 1、高速公路的设计要求及特点 高速公路平曲线及纵曲线的线型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基础和灵魂,是 体现一个项目涉及特点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平面和纵断面线形一旦确立, 后续设计只能以此为基础。公路选线定线时,应充分考虑路线及其结构 物设计要素,尽可能与地形地貌吻合协调,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 同时注意减少对已有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免破坏风景点、温泉疗养区、 文物保护区等地区的原有风貌。对生态景观空间(河流、小溪、森林、 沼泽)和村落,城镇等建筑群体,要避免人为割裂它们的联系,如果无 法避免,应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综上,高速公路选线定线的基本原则如下: (1) 满足高速公路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标准,路线顺捷,线形流畅, 服务水平高。 (2) 处理好与现有的和规划的水利、电力设施之间的关系,减少 工程之间的相互干扰。尽量避免与登记道路和河流的多次交叉。 (3) 处理好与城镇规划之间的关系,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