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媒体信息处理综合课程设计 JPEG 编解码编解码方法设计与实现方法设计与实现 学院学院 专业:专业: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2014 年年 1 月月 1. 设计目的 3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3. 设计要求 3 4. 原理 . 3 4.1 JPEG 3 4.2 JPEG 压缩中图像文件的格式 . 4 4.3JPEG 编码原理 . 5 4.3.1 离散余弦变换 . 6 4.3.2 量化 6 4.3.3 行程编码和熵编码 7 5. 程序设计 9 6. 实验结果 18 7. 总结 . 20 1.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1掌握 JPEG 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程序设计环境。 3
2、使用设计框架构造应用程序。 4掌握 JPEG 编码、解码实现。 2. 实验设备及材料实验设备及材料 1.PC 机一台 2. MATLAB 3.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拍摄 BMP 图像,利用算法程序将摄入的图像进行编码,产生 JPEG 压缩图 像,生成解压缩图像送显示设备显示,对视觉压缩结果进行评价并计算压缩比。 4. 原理原理 4.1 JPEG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领导之下 制定静态图像压缩标准的委员会,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ISO 10918-1(JPEG)就是该委员会制定的。由于 JPEG 优良的品质
3、,使他在短短几年内 获得了成功,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数码相机领域,网站上 80%的图像都采用了 JPEG 压缩标准。 JPEG 本身只有描述如何将一个影像转换为字节的数据串流(streaming), 但并没有说明这些字节如何在任何特定的储存媒体上被封存起来。 .jpeg/.jpg 是最 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由一个软件开发联合会组织制定,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 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图像中重复或不重要的资料会被丢失,因此 容易造成图像数据的损伤。尤其是使用过高的压缩比例,将使最终解压缩后恢复 的图像质量明显降低, 如果追求高品质图像, 不宜采用过高压缩比例。 但是 JPEG 压缩技术十分
4、先进,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数据,在获得极高的压缩 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 到较好的图像品质。 而且 JPEG 是一种很灵活的格式, 具有调节图像质量的功能, 允许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文件进行压缩, 支持多种压缩级别, 压缩比率通常在 10: 1 到 40:1 之间,压缩比越大,品质就越低;相反地,品质就越高。比如可以把 137Mb 的 BMP 位图文件压缩至 203KB。当然也可以在图像质量和文件尺寸 之间找到平衡点。JPEG 格式压缩的主要是高频信息,对色彩的信息保留较好, 适合应用于互联网,可减少图像的传输时间,可以支持 24bit
5、真彩色,也普遍应 用于需要连续色调的图像 4.2 JPEG 压缩中图像文件的格式压缩中图像文件的格式 由于图像数据文件的格式有很多,如 GIF、TIFF、PCX、TGA、BMP、 JPEG 等。而现在实现的是 BMP 和 JPEG 的相互转换,所以要具体介绍 BMP 和 JPEG 文件的格式。 BMP 图像采用 RGB(Red Green Blue)色彩模型,将各种颜色视为为红, 绿,蓝(R,G,B)三个部分的组合。由于一幅图像中许多像素对应的颜色是相 同的,BMP 图像中采用了一个表:表中的每一行记录一种颜色的R,G,B值。 这样,当表示一个象素的颜色时,只需要指出该颜色是在第几行,即该颜色
6、在 表中的索引值,这个表在 BMP 图像中称为调色板。有一种图,它的颜色数高达 256256256 种,也就是说包含上述提到的 R,G,B 颜色表示方法中所有的 颜色,这种图叫做真彩色图(True Color)。真彩色图并不是说一幅图包含了所有 的颜色,而是说它具有显示所有颜色的能力,即最多可以包含所有的颜色。表 示真彩色图时,每个象素直接用 R,G,B 三个分量字节表示,而不采用调色板 技术。 4.3JPEG 编码原理编码原理 JPEG 的压缩编码过程大致分成三个步骤:1、使用正向离散余弦变换把空间 域表示的图变换成频率域表示的图;2、使用加权函数对 DCT 系数进行量化,这 个加权函数对于人的视觉系统是最佳的;3、使用霍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 系数进行编码。下面依次介绍压缩过程中应用到的技术。 4.3.1 离散余弦变换离散余弦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是压缩编码的基础。在 JPEG 中,首先将图像分割成 8x8 像素 的小块,然后进行余弦变换,其变换式为(M=N=8): 对于每个 88 二维原图像采样数据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