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二个假期,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为了 对这一年来所学的知识、 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 验,所以作为一名学习*的学生的我,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暑期补课实践 活动。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实践对象:实践对象:*学小学一年级学生 代某(学习成绩较差) ; 实践目的:实践目的: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 即将学习的二年级的知识作初步了解; 实践过程:实践过程: 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我 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又
2、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该 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由于该生一直住校,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习上的 长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20 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 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 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夯实基椽逐步提高超前学习” 分三步走的辅导计划: 第一阶段“夯实基幢: 20 以内的加减运算我出了几组专题训练让其练习: 例:相同的和:2+4=2+5=1+16= 3+3=3+4=5+12= 5+1=1+6=6+11= 4+2=4+3=4+13= 相同的差: (略) 加减并行:1+2=8+7= 3-1=15-7= 3-2=15-8= 通过大概一周(
3、一周五天,每天两小时。下同)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 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 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 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一周时间里, 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课后在去多多复习,加深记忆) ,并 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 在教其在这种方式 下反复认读后,又对其进行听写,逐渐开始打乱顺序和单个提取,出现混淆和错 误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 牢固坚实的基础,是学习的坚强后盾。 第二阶段为“逐步提高”阶段(耗时约二周) : 由于第一阶段的功夫下得扎实,在“计算”方面,20100 的运算在教 其运算规则及少量练
4、习后,50 以内的加减法无论口算、笔算都显得较为轻松; 50100 的加减法口算略显吃力,而笔算则没有什么问题。唯一容易出现的毛病 就是在计算中由于粗心而忽略进位、退位。单纯的计算题对于该生来说已经不存 在什么知识性的障碍了。 然而,该生却在“实际应用题”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对其应用题的辅 导是整个过程中费时费力最多的一个环节。该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主要障碍是: 对语言文字的表达理解不足; 对数量关系分析不准确; 迁移能力较差。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仍然本着“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为其 编写应用题的开初阶段: 语言叙述尽量直白,数量关系尽量简单,涉及数值在 20 以内;等到这 一关过了以后
5、,我便逐渐加大难度,语言叙述,数量关系略显复杂,涉及数值扩 大至 100 以内。与此同时,为培养该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将供其练 习过的应用题变换主题后抽劝条件”或“问题”让其补充完整再解答。 经过这番 辅导后,该生解答应用题的障碍基本得以扫除。 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问题上: 我首先让其明确了拼音拼 写拼读的基本规则,然后在其课本生字表内找出易错读、易混淆的音节为其特别 指出,帮其加以辨认、辨读。接下来,我将生字表按“同韵、同音”的原则分类 后,让其注音;还将生词的拼音写出,让其写出汉字。以此来加深其对字形与读 音、拼写方式的印象。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后,我又将在练习中出现错
6、误的整理 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让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这样反复几遍,“逐渐缩 小包围圈”,扫除“死角”。最终,该生在做“为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 这类型习题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确率。 第三阶段,“超前学习”阶段(耗时二周) :即对第三册内容作一些预 习。在这个阶段,我并未对该生作过于严格的要求和施加太大的压力。 因为该生下二年级即将接触乘法, 所以我初步向其讲解了乘法的意义与 运算方法,并让其背诵乘法口诀表。语文方面,主要让他自己通过拼音来识记一 些生字。 实践结果:实践结果: 最后让该生做模拟考卷,语文、数学均能达到 80 分以上;了解了乘法 的意义,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诀表的背诵;语文第三册生字识 记过半,新课文朗诵流利。基本达到了预想效果。 实践体会:实践体会: 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钻)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 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一年级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 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 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