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年产300万吨煤制油工程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 资源ID:1420758       资源大小:332.34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年产300万吨煤制油工程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1、年产 300 万吨煤制油工程工艺设计 1 1 绪论 1.1 工程设计的背景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 第一代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直接加氢煤液化工艺在德国实现 工业化。但当时的煤液化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反应温度 470,反应压力 70MPa。相继 开发了多种第二代煤直接液化工艺,如供氢溶剂法(EDS) 、溶剂精炼煤法(SRC-、 SRC-) 、美国的氢-煤法(H-Coal)等,这些工艺已完成大型中试,技术上具备建厂条 件,只是由于经济上建设投资大,煤液化油生产成本高,而尚未工业化。1973 年的世 界石油危机,使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研究开发重新得到重视。现在几大工业国正在继续研 究开发第三代煤直接液

    2、化工艺,具有反应条件缓和、油收率高和油价相对较低的特点。 目前世界上典型的几种煤直接液化工艺有: 德国 IGOR 公司和美国碳氢化合物研究 (HTI) 公司的两段催化液化工艺。我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自 1980 年重新开展了煤 直接液化技术研究,现已建成油品改质加工、煤直接液化实验室。通过对我国上百个煤 种进行的煤直接液化试验,筛选出 15 种适合于液化的煤,液化油收率达 50%以上,并 对 4 个煤种进行了煤直接液化的工艺条件研究,开发了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煤炭科学院 与德国 RUR 和 DMT 公司也签订云南先锋煤液化厂可行性研究项目协议,并完成了云 南煤液化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液化

    3、厂建成后, 可年产汽油 35.34 万吨、 柴油 53.04 万吨、 液化石油气 6.75 万吨、合成氨 3.90 万吨、硫磺 2.53 万吨、苯 0.88 万吨。拟建的云南先 锋煤液化厂年处理(液化)褐煤 257 万吨,气化制氢(含发电 17 万 KW)用原煤 253 万吨,合计用原煤 510 万吨。 南非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当时南非政府开始研究煤液化的可能性,主要目的 在于摆脱对石油的高度依赖性,保护南非国际收支平衡,提高能源供给安全。几十年过 去,通过妥善利用大量煤炭资源,南非还获得了诸多方面的利益,包括增加就业机会, 使原本过度依赖农业与采矿业的国民经济实现了工业化。 中国现在所处

    4、的环境条件与沙索在南非初创之际极为相似,特点就是 “富煤少油”,特 别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据介绍,15 家商业规模的煤液化工 厂的总产量将可以替代中国 2020 年石油进口量的 15%。 当今,人类石油需求量逐年增多,而世界的石油开采储量逐年下降,两个曲线之间 会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空位。煤制油便可以填补这个空位。煤制油技术有助于中国摆脱 对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过度依赖,从而提高能源安全。从中国的能源结构来看,中国 具备开发煤制油产业的各种战略驱动因素。煤液化技术最早起源于德国,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科技的进步, 在世界上部分国家经历了从实验室、 工艺开发、 中间试验、 示范工

    5、程、 工业化阶段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虽然在解放前就有了关于煤制油技术的研究,甚至还 年产 300 万吨煤制油工程工艺设计 2 建有一些小规模的液化厂,但随着部分油田的发现,研究工作随之都停止了。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 断增加,从石油出口国到石油净进口国,再到对它高度依赖的转变,同时加上国际油价 的上涨,甚至是频繁发生的波动,使得原本“富煤、少油”的能源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从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方面考虑,综合国内的能源形式和能源结构,以煤代油便成为新的煤 化工发展方向,也成为人们再次关注的焦点。 自 2004 年 8 月国务院主管部委审批的国内第一个

    6、由神华集团负责的煤制油项目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多 家企业陆续开始投入建设,甚至一些还没有得到审批的企业早已跃跃欲试,等待时机开 发项目。如今,在内蒙古的煤制油项目当中,既有神华集团负责的煤直接液化技术,又 有内蒙古最大的民营企业伊泰集团负责的煤间接液化技术。 神华集团的煤制油项目 于 2004 年正式开工建设, 到 2007 年 7 月, 项目建成了第一条生产线, 已于 2008 年 12 月底成功出油;伊泰集团的项目于 2006 年 5 月正式开工建设,并于 2009 年 3 月份 成功出油。 煤制油项目是国家的新型科研项目之一,尚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对于这种资金、 技术、人才高度密集型的项目,现在国内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呼吁声音,一种表达了支持 的态度,另一种则持反对意见。然而,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谁都无法给出一个 准确的答案。 1.2 工程设计的必要性 2013年我国石油需求低速增长,带动石油供应低速增长.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为5.14 亿吨,较上年增长 2.8;原油产量为 2.08 亿吨,同比增长 1


    注意事项

    本文(年产300万吨煤制油工程工艺设计毕业论文)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