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文中文 3250 字字 出处:出处:Xiang H F, Chen A R, Lin Z X.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wind-resistant design guideline for highway bridge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抗风设计;指南 1前言 在过去的 20 年中,20 多个斜拉桥主跨超过 400 m 和一些悬索桥跨度超过 800 m 在中国已经建成。在本世纪末在中国跨越海洋,海峡和长江更大跨度桥梁将被 建造,它们中的一些桥梁现在设计和规划阶段,也有一些正在建造的。 到目前为止,一些抗
2、风设计准则针对特别的桥梁已经发布在几个国家如日本 3,丹麦6和英国2。例如,抗风设计指南在日 Honshu-Shikoku 桥3和抗风 设计指导方针在丹麦的 Great Belt 桥。中国的地形不同于这些国家,中国拥有 自己的桥梁抗风设计指南非常有必要。 1977 年以来,位于同济大学的国家重点土木工程减灾实验室做了中国建造的 几乎所有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以及几个连续刚构桥的抗风研究。这一研究小组 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一定数量的实验数据。 为了满足公路桥梁不断增加的跨度所 需求的抗风要求,这一小组与中国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中国交通部委托下合作 编写了中国的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 1。 2 准则适用
3、于所有跨度超过40米的桥梁抗风设计,主要有效的是关于斜拉桥及 悬索桥跨度超过 150 m 的气动设计。但它并没有涵盖斜拉桥主跨度超过 800 m 和悬索桥跨度超过 1500 m,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设计指南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1总则。 2抗风设计基本原则。 3抗风设计中的近地风特性。 4风荷载。 5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6桥梁的空气稳定性。 7风致限幅振动。 8风洞试验方法。 9桥梁风致振动的控制。 10桥梁施工阶段的抗风检算。 附录 a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的相关说明 附录 b .抗风设计实例 在本文中,主要解释了一些关于该准则主要的观点。作者强调桥梁设计的测 定风速、风荷载作用的计
4、算包括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一些经验公式估计斜拉桥 及悬索桥的基本频率, 介绍了在桥梁初步设计阶段关键的颤振风速估计和反应 谱法估计竣工后的桥梁的抖震效应。 2设计风速 该设计指南提供了下面的定义来为不同的对象的桥梁抗风设计风速5、7、 8他们是基本风速、设计基准风速、阵风风速和颤振检验风速。 3 2.1基本风速 基本的风速 10 U被定义在离地面 10 米的高度处 100 年重现期的 10 分钟平均 年最大风根据桥址处的气象台测量的结果。地形类型是编号为 II 型。 2.2桥梁设计基准风速 桥梁标准设计风速 d U是 10 分钟的平均风速距桥面板的高度。 这取决于桥址处的 地形类型和桥面板距地面或水面的高度。在该设计准则中,4 种类型的地形被录 入和风速垂直廓线被认为是符合幂运算法则。对于地形类型 I,II,III、IV,指数 指标分别是 0.12、0.16、0.22、0.30 和粗糙度的高度分别为 0.01、0.05、 0.30 和 1.0 米。这座桥标准设计风速 d U,可以根据下式获得: 110d UK U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