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中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浅析 专 业:音乐教育 考生姓名: 考生所在单位: 准考证号: 导师姓名: 联系电话: 完成日期:2013 年 3 月 31 日 中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浅析 内容提要:音乐欣赏教学包括“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的聆 听,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地讲解、提示,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 教育形式。2011 年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读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为本,从音响 出发,以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由此可见要上好一节 欣赏课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学校提供设备支持,更离不开教师
2、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音 乐欣赏要注重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引发学生联想和 想象,尊重学生独立的见解和感受;要根据学生地域水平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欣赏,恰当的 选择电教手段进行辅助。只有如此才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际交往、情 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音乐欣赏;简析;理解;分层;电化教学 正文:2001 年以前,我国的音乐课教学包括四方面内容:唱歌、 欣赏、乐器和识谱。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标把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领域,丰富了音乐欣赏的内容。音 乐欣赏教学成了音乐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单纯地听,它 的基
3、本任务在听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 作品的内容。通过音乐欣赏,不但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扩大学生 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认识美和鉴赏美 的能力,并且能在欣赏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参与中,培养学生创造美 的能力和高尚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音乐欣赏教学 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但欣赏教学又无法而法,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 长处和不足,我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多次听课的感受,也从中 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下面就是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教师的教材简析要详略得当,不要不讲或多讲。 音乐教师在备课时,在理解欣赏教材透彻的基础上已产生了丰富 的情感体验,这
4、种情感体验可以通过教师的神态、表情、语言、动作 等内容表达出来,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进入兴高采烈 或伤感深重等情感状态。这样,便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 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欣赏活动。教师要注意通过自己的情感来感染 学生,激起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和愿望,激起情感共鸣,而教材简述 是学习课文内容的开端,学生一般是通过听教师口述看教师“表演” , 听音乐旋律来感受感化的。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乐(曲)的作 者,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乐曲的曲式结构等有必要对学生作以 介绍, 但这种纯知识型或理论性的介绍尽量删繁就简。 要抓住乐(歌) 曲的重点和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点到为止,绝对不可以
5、过多地讲解。我 以前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总以为应该把乐曲所涵盖的内容要讲深讲 透,唯恐学生不理解,结果讲得多听的少,学生无兴趣,无形中扼杀 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后来,通过阅读音乐欣赏教参,方晓得自 己教学中的弊端。 但同样也存在着另一种现象,有的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讲或者很 少讲解,只让学生自己去听。学生,尤其是我们的中小学生,毕竟音 乐知识了解甚少,文学艺术修养还不够深厚,对音乐的理解只能是处 在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和肤浅的认识上,教师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介绍和 提示,欣赏教学则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鉴赏美的 能力了。 那么教师在简短的介绍中应向学生讲些什么呢? 最首要的两点:一是音乐
6、的形式因素,二是音乐的背景因素。如 这部作品是声乐曲还是器乐曲,如是声乐曲,那么它是那种演唱形式 的歌曲,如:女高音独唱、童声表演唱、混声四部合唱等;如是器乐 曲,那么它是哪种类型的器乐曲,是独奏、重奏、是西洋交响乐还是 民族管弦乐。这些内容一般在音乐欣赏教材中都会提到。但是对于演 唱、演奏者和词作者及作曲家的介绍,教材中有的介绍,有的则需要 靠教师去查资料了。另外,声乐曲的演唱特点和风格,以及器乐曲各 种器乐知识性的介绍和演奏方法、乐队的配器等知识,就要看每位教 师自身对这些技术性知识了解和掌握多少了。背景因素,即围绕乐 (歌)曲的产生而折射出的社会历史状况。一般来讲,一部优秀的作 品都会在当时社会中产生过激昂振奋的社会涟漪,它能使人们的思想 得到感化受到教育和鼓舞,能引起人们对某种事物和社会意识的导向 性思维。另外,这些作品都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那个时代的必然 产物。如伴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而产生的东方之珠和七子之 歌 ,我们在了解了香港和澳门及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之后,再来听 听唱唱这些感人的歌曲,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思想 感情。 第二,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