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与环境(土木工程)学院城市与环境(土木工程)学院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市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市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 生态文明是我国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理论,我国正在全面进行生态文明建 设,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文明行为,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科学发 展、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种兴起的现代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意味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存共荣。 文明形态演进的表象往往是发展模式的选择变 更, 但在本质上则依赖于人的观念与意识的发展。 可以说, 积极成熟的公民意识 将成为整个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灵魂与源动力。 但是要达到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 态文明意识的要
2、求,还必须从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抓起。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就是在生态文明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 养和训练,使之成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这样,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 才有希望。 在这次暑假中,我们团队18个人进行了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 *地区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行了调查。 开展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社会问卷调查的重点是在问卷的设 计方面。最初,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研究查阅了大量前述理论文献和一些相关文 献,确定了要测量的主要因素。将这些测题归并、筛选后,确立了问卷的框架。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设计了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个人基本资料、公众生态
3、文 明意识与公众生态文明行为。其中,个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民族、宗教、 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的内容。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主要包括公众生态认知 度、公民环保态度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望。公众生态文明行为现状部分设计 了是否愿意参加环保活动以及用经济行动支持环保建设、对物品进行循环利用、 使用生态产品、是否与生态不文明的行为做斗争等。问卷初步设计后,进行了预 测分析,以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正式的生态文明 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调查问卷。 然后我们根据*市区的特点对*市区进行了区域划分, 对*市区22个抽样点 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
4、资料、公众 生态文明意识、公众生态文明行为现状三个部分。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23份,收回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9份。调 查范围为*市的四个大区:*东城区(*学院及其附近) 、老城区(胖东来超市 附近) 、火车站附近以及*职业技术学院及其周边地区。共22个调查点,调查对 象为*市市民以及在校学生。在各区域中的典型调查点按年龄段、文化程度、性 别、职业等均匀分布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取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一些市民对现在社会上提倡的一些新兴名词不理 解,比如“光盘行动” ,一些市民根本没有听说过,这就说明宣传的力度不够大。 “光盘行动” ,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
5、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 菜打包带走。对于光盘行动,被调查的绝大部分人很看好,反映了光盘行动的宣 传已经取到了良好的效果,能够被市民所接受。 光盘行动的推广能够减少奢侈浪费现象,有利于引导社会形成这样一种舆 论,大吃大喝的招待方式是落后、愚昧的。简单节俭的吃饭方式与低碳生活、环 保理念一样,符合国际观念,是时代的潮流。 对*市生态环境的看法,44.2%的人认为很好,48.1的人认为一般。从这里 可以看出来人们对于*市总体的生态环境看法较好, 反映了*市生态环境的总体 状况是良好的。这些年来*市政府按照“成句生态宜居,东部生态提升,西部生 态修复”的思路布局,进一步彰显*生态优势,
6、加大对生态的保护,为人民营造 良好的生活环境。 对于焚烧秸秆大多数人(63.6%)较反对,30.3%一般反对,说明人们对于认 识到秸秆焚烧对于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市民的生态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焚烧 秸秆可能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正在进一步加深。 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社会和个人的参与,34.6%的人认为需要政府环保部 门的支持,38.0%的人认为在于人们对环保的认识。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对于生态 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生态保护需要全社会个人共同参与,只有人们的环保认识 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政府环保部门需要制定法规,积极地 履行环保职责。 为环保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56.0%的调查者认为非常 愿意,18.8%勉强愿意,说明了*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好的,市民的环保素质得 到了提高。愿意为环保事业尽自己的力量,环境的好坏影响我们的生活健康,关 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大家都为环保作出努力,有助于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