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站: 学习形式: 层 次: 专科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 题 目: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 工商企业管理之企业战略 内容提要: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的热点之一。论文以著 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私营企 业一定会有光明前景,同时也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论文旨在阐明在新时代 里,人们要敢于直面挑战,突破旧观念,私营企业也会大有作为。 关键词:私营 企业 持续 发展 引论 闻名全国的苏宁电器连锁集团始创于 1990 年, 历经十余年的艰辛、 奋力拼搏, 苏宁现已发展成为
2、年销售规模 80 多亿、上缴税收过 3 亿元、员工万余名、连锁企业遍 及全国 24 个省市地区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 一、全国民营企业 10 强、全国连锁企业 10 强、中国商业企业名牌企业、江苏省著名服 务商标等殊荣。 更可喜的是自 1995 年起,是苏宁率先在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尝试连锁经营的模 式。在江苏省内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 地以直营和特许形式建立了数百家连锁店。自 2000 年苏宁确立了以综合电器升级,连 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阶段。 2003 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 18000 平方米的专业自营 旗舰店堪称亚
3、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意味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到综合家电经营,再到 信息家电拓展的第三次腾飞。在经营品类上,苏宁在做大做强传统家电的同时,大力培 育信息家电;在连锁网络建设上,苏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数量决定质量,快速建设苏 宁在全国的连锁网络。如此种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见证了苏宁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苏宁集团从当初的“小个体”铸就成今日的辉煌,它成功地昭示了 我国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的开放,法律的完善是苏宁形成的根本 苏宁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 一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
4、济替 代计划经济,二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替代单一公有制经济,二者密不可 分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并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 对我国政治、社会、人文等已产生长远的影响。更据资料显示,浙江、贵州、重庆等省、 市的工商联合会会长由私营企业主担任。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上,至少有 7 位 私营企业主党员的代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们进一步的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发展私有制 经济,而且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共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之中,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据此,我们不难看
5、出私营企业在我国正稳步地、持续发展, 同时,关注私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理应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重点, 我国 私营企业的发展道理可谓曲折,它折射了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政治背景。50 年代初 期,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城乡生产、流通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国初期, 私营经济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75%以上。 1993 年底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第二次审议稿的基础上通 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而随着 1992 年小平同志南巡,民营经济在 这个阶段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 1992 年到 1995 年这一段,民营经济每年增长 的速度都保持在 100%以上,甚
6、至超过 120%。1995 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 民营经济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但依然是保持在 20%以上。1998 年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内容,这对民营经济的 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这个阶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了,但是私营企 业的数量却有了很大的增量。苏宁集团成立于 1990 年,创业者以犀利的眼光,敏锐的 市场嗅觉,从家电业寻找切入点,挑战国营企业,灵活经营,渐渐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二、规范的组织机构,是苏宁快速成长的源泉 苏宁电器组织体系的设立原则是:专业化分工、标准化作业、模块化架构、 层级化管理。在内部管理中突出强调架构、职责与流程的建设。公司的组织架构伴随经 营发展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九大职能、三级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