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前言一、前言 2 1.1 课程目的课程目的 . 2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 . 2 二、二、SOD 概述概述 . 2 2.1 SOD 简介简介 2 2.2 国内国内 SOD 研究进展研究进展 2 2.2.1 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 2 2.2.2 SOD 的生物学意义及应用研究 . 2 2.3 SOD 的应用的应用. 3 2.3.1 在医学上的应用 4 2.3.2 SOD 在农业及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4 2.3.3 SOD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4 2.3.4 SOD 的其他应用 5 2.4 SOD 的发展前景的发展前景 5 三、三、大蒜大蒜 最佳 提取 条 件确 定及 其 生
2、长 过程 中最佳 提取 条 件确 定及 其 生长 过程 中 活 力 变化 研究活 力 变化 研究 5 3.1 大蒜大蒜概述概述 5 3.2 材料和方法材料和方法 . 5 3.2.1 实验材料 . 6 3.2.2 提取大蒜方法的确定 . 6 3.2.3 纯化方法 . 6 3.3 大蒜生长过程中大蒜生长过程中酶活力的测定酶活力的测定 6 3.3.1 大蒜 SOD 的提取. 6 3.3.2 活力测定 7 3.4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 . 7 3.4.1 大蒜最佳提取路线的选择 7 3.4.2 纯化方法的选择 . 7 3.4.3 丙酮沉淀法参数最优化选择 . 7 3.4.4 不同生长阶段大蒜粗酶液活力
3、测定 8 3.4.5 结论和讨论 . 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0 2 一、前言一、前言 1.1 课程目的课程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设计课程,提高学生发展学 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 设计内容必须包括:查找该酶的基本性质、发展情况、应用情况;检测方法 的确定;粗酶制品的获得;酶粗品的精制;酶的鉴定、数据分析。 二、二、SOD 概述概述 2.1 SOD 简介简介 超氧化物歧化酶,别名肝蛋白、奥谷蛋白,简称 SOD。SOD 是一种源于生命 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不断地 补充 SOD
4、 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超氧化物歧化酶是 1938 年 Marn等人首次从 牛红血球中分离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开始算起,人们对 SOD 的研究己有七十多 年的历史。1969 年 McCord 等重新发现这种蛋白,并且发现了它们的生物活性, 弄清了它催化过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的性质, 所以正式将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 化酶。 2.2 国内国内 SOD 研究进展研究进展 2.2.1 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我国目前分离纯化了20多种不同来源的SOD,并对其性质作了研究。结果表 明:不同来源的SOD在性质和氨基酸组成上具有高度相似性。 此外,国内还报导了人胎肝亦含CuZnSOD(袁海平91),与成人肝及其它组
5、 织的SOD理化性质基本一致。说明SOD在胚胎期就已开始执行清除O了的功能。 其它如人、牛、鸡、马等血,猪肝、冬菇、芥菜叶、刺梨、酵母、大肠杆菌和大 豆等早几年已分离纯化。 2.2.2 SOD 的生物学意义及应用研究 SOD作为一种清除O孑的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凡起因于O了的细胞不 良反应及其导致的疾病,SOD都能防止于前,治疗于后。我国的研究主要测重在生 物分子的保护作用、它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和对SOD的化学修饰与应用方面。现分 述于后。 一、SOD对生物分子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OD具有保护脂质不发生 过氧化的作用。蚕豆叶片随着衰老进程SOD活性逐渐下降,而丙二醛(脂质过氧化 的主
6、要产物)含量急剧上升(王根轩,89)。高心病、冠心病及肝炎患者血浆丙二醛 含量都显著高于常人,且可以通过补充外源SOD予以治疗(陈缓,87;范学士,55)。人 老化红细胞的SOD为42一24士27.17拌g/gHb,年轻的为481.43士一0.x3拌g/gHb, 而老化红细胞膜脂流动性明显下降(姜招峰,89)。 这些说明SOD能防止膜质发生过 氧化作用。 在植物体内,SOD具有保护叶绿素分子免遭逆境因子破坏的作用。许多逆境 如大气污染强光、辐射及盐渍等能诱发植物体内产生O孑。过量的O了使叶绿素 解体。而外源SOD能抑制逆境因子引起的叶绿素分解。受逆境锻炼的植物体内 soD含量提高,叶绿紊降解速度下降。如小麦经HSO矛,NO矛抗性锻炼后,体内SOD 活性提高,在高盐浓度下,叶绿素分子被水解程度显著减轻(李梨,89)。 二、SOD与各种疾病的关系SOD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由于soD活力 3 或数量下降使机体内O孑浓度增加,引发膜脂过氧化作用,膜结构破坏,功能失调, 必然导致病变。现已搞清与s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