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DA 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多路数据选择器、奇偶检验器 一、一、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掌握 EDA 设计的一般方法;熟悉一种 EDA 软件,掌握一般 EDA 系统的调试方法;利用 EDA 软件设计一个电子技术综合问题, 培养 VHDL 编程、 书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为以后进行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打下设计基础。 二、二、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1)设计一个 8 选 1 的数据选择器,有 8 位数据输入端,1 位数据输出端, 通过 3 位地址输入信号寻址,并具有输出使能功能。 (2)设计一个奇偶检验器,要求模拟串行数据输
2、入,并可对其进行奇偶校 验。例如对于 1 位开始位、8 位数据位和 1 位奇偶校验位的 10 位串行数据,由 1 个按键根据时序逐个输入,数码管应实时提示当前应输入的数据序号;奇校验或 偶校验模式应能设置,odd 代表奇校验,eve 表示偶校验。显示格式例子:显示 odd-9 表示当前模式为奇校验,当前应输入第 9 位(即数据位的第 8 位)数据;显 示 odd-PASS 则表示奇校验通过;显示 odd-FFFF 则表示奇校验失败。 三、设计要求三、设计要求 (1)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总结,给出相应课题的背景、意义 及现状研究分析。 (2)通过课题设计,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分析方法和
3、设计方法。 (3)学习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和实验结果。 (4)学生应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查阅相 应文献以及实现,给出个人分析、设计以及实现。 四、设计时间安排四、设计时间安排 查找相关资料(1 天)、设计并绘制系统原理图(2 天)、编写 VHDL 程序 (2 天)、调试(2 天)、编写设计报告(2 天)和答辩(1 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江国强编著. EDA 技术与实用(第三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曹昕燕, 周凤臣.EDA 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3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
4、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多路数据选择器,奇偶校验器 摘要 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工具软件 Quartus,设计者以硬件描述语言 VHDL 或 VerilogHDL 来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 综合,优化,布局,布线,仿真,直至对于特定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 程下载等工作。通过采用对 Quartus的使用,对原理输入法,设计数字电路和 系统,用实验开发系统或开发板对设计电路进行硬件实验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多路数据选择器,奇偶校验器,是以 VHDL 语言来编写程 序,在 Quartus中进行调
5、试,仿真,等来成要求。整个过程分析所课程设计内 容的原理,编写相对应的程序,对程序编译,对仿真的分析。从仿真的结果得出 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整个过程体会 VHDL 在数字电路设计领域的先进性和优越 性。 关键字:EDA,Quartus,数据选择器,奇偶校验器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引言 . 1 1.2 课程设计目的 . 1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 1 第二章 EDA,VHDL 简介 . 3 2.1 EDA 简介 . 3 2.2 VHDL 简介及设计流程 3 第三章 总体设计 5 3.1 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 . 5 3.2 数据选择器的设计 . 5 3.3 奇偶校验器的设计
6、原理 . 6 3.4 奇偶校验器的设计 . 7 3.5 显示模块 11 第四章 系统仿真. 14 4.1 数据选择器仿真图分析 14 4.2 奇偶寄存器仿真及分析 15 4.3 显示仿真 15 第五章 总结 . 16 参考文献 . 17 附录 . 18 - 1 -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近年来,EDA 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传统电路设计应用分立元件或通用数字 电路芯片设计周期长,花费大,而且往往局部功能优化,而整体功能较差。而 EDA 以计算机为平台,根据硬件描述语言能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 合及优化,布局布线,仿真直至对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 载等工作。以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使硬件设计软件化,摆脱了传统手工设计的 众多缺点。随着 EDA 技术的深入发展,基于硬件描述语言的方法将有取代传统手 工设计方法的趋势。 VHDL 或 VerilogHDL 是当前最流行并已成为 IEEE 标准的硬件描述语言。 VHDL 具有强大的功能,覆盖面广,描述能力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