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CMOS课程设计报告--低压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设计

    • 资源ID:1402245       资源大小:46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CMOS课程设计报告--低压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设计

    1、 CMOS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低压低压 CMOS 带隙电压基准源设计带隙电压基准源设计 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一、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在模数转换器(ADC )、 模转换器(DAC )、 数动态存储器 (DRAM ) 、 Flash 存 储器等集成电路设计中, 低温度系数、低功耗、高电源抑制比 ( PSRR )的基准源 (Reference ) 设计十分关键。 随着深亚微米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 集成电路 的电源电压越来越低。目前,1. 8 V (0. 18m ) 和 1. 5 V (0. 15m ) 的电源电 压已开始广泛使用, 而 1. 2 V (0.

    2、13m ) 和 0. 9 V (0. 09m) 的电源电压也即 将应用于存储器 (Memory) 及片上系统 (SOC ) 设计, 所以研究基于标准 CMOS工艺的低压基准源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带隙基准源能够实现高电源抑制比和低温度系数, 是目前各种基准电压 源电路中性能最佳的基准源电路。 二、二、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运放放大倍数大于 60db 带隙基准输出电压小于 50ppm 三、三、 设计原理设计原理 1.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原理 图 1 (a ) 为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原理示意图。双极晶体管的基极 2 发射极电 压 V B E (p n 结二极管的正向电压) , 具有负温度系数, 其温度系数

    3、在室温下为 - 2. 2 mV/K。而热电压 VT具有正温度系数, 其温度系数在室温下为+ 0. 085 mV /K3。将 VT乘以常数 K 并和 VB E相加可得到输出电压 V REF V REF = VBE + KVT (1) 将式(1)对温度 T 微分并代入 VBE和 VT的温度系数可求得K ,它使 VREF的温 度系数在理论上为 0。VBE受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很小, 因而带隙基准电压的输 出电压受电源的影响也很小。 图 1 ( b)是典型的 CMOS 带隙电压基准源电路。两个 PNP 管 Q1、Q2的基极 -发射极电压差V BE V BE = VBE2 - VBE1 = V T ln(

    4、J2/J1) ( 2) ( 2) 式中, J1 和 J2 是流过 Q1 和 Q2 的电流密度。 运算放大器的作用使电路处于 深度负反馈状态, 使得节点 1 和节点 2 的电压相等。即 V BE2 = I1R 1 + V BE1 (3) V BE = V BE2 - V BE1 = I1R 1 (4) 图 1 传统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a) 带隙基准源原理图; (b) 典型的带隙基准源电路 由图 1 (b) 可得 V REF = V B E2 + I2R 2 (5) 通过 M 1 和 M 2 的镜像作用 , 使得 I1 和 I2 相等, 结合式 (4) 和式 (5) 可得 V REF = V B

    5、 E2 +V BER2/R1 = V BE2 +V TR2/R 1 ln (J2/J1) = V BE2 +V TR 2/R 1 ln (A1/A2) (6) (6) 式中, A 1 和 A 2 是 Q1和Q2的发射极面积。 比较式 (5) 和 (1 ) , 可得常 数 K K =V TR2/R 1 ln (A1/A2) (7) 在实际设计中, K 值即为 (7) 式表示。 传统带隙基准源结构能输出比较精确的电压,但其电源电压较高 (大于 3 V ) , 且基准输出电压范围有限 (1. 2 V 以上)。 要在 0. 9 1. 8 V 的电 源电压下得到 1. 2 V 以下的精确基准电压, 就必

    6、须对基准源结构上进行改 进和提高。 2.CMOS 带隙电压基准源 (BGR) 基于 TSMC 0. 35m CMOS 工艺 (NMOS 阈值电压为 0. 536 V , PMOS 的阈值电压为- 0. 736V ) , 采用一级温度补偿、电流反馈技术设计的低压带 隙基准源电路 (BGR ) 如图 2 所示, 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的带隙基准源电路 相似。 低压带隙基准源的电流源不仅用于提供基准输出所需的电流, 也用于 产生差分放大器所需的电流源偏置电压, 简化了电路和版图设计。为了与 CMOS标准工艺兼容, PN P 管采用集电极接地结构 6 , Q2 和 Q1 的发射极 面积的比率为 N ,流过 Q1和 Q2 的电流相等, 这样VBE 就等于V T ln(N )。 流过电阻 R 1 的电流 I4 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的。 流过 M 2、 M 3、 M 4 的 电流相等( I1 = I2= I3)。 I1 =V T ln (N )/R 1 +V BE/R3


    注意事项

    本文(CMOS课程设计报告--低压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设计)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