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山测量学 课程设计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指导教师: 学 院: 2013 年 7 月 18 日 目录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与背景 . 1 2 矿井基本情况 1 2.1 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 1 2.2 交通条件 . 1 2.3 测区已有测绘资料及成果利用 1 2.4 坐标系统 . 2 2.5 相关作业依据与要求 . 2 3 贯通测量概述 2 3.1 贯通测量 . 2 3.2 井巷贯通允许偏差 4 3.3 两井间巷道贯通误差预计参数 5 4 地面控制测量 7 4.1 E 级 GPS 控制测量方案及误差预计 . 7 4.2 导线控制测量方案及误差预计 10 5 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
2、14 5.1 主副井两井定向测量方案 . 14 5.2 风井两井定向测量方案 18 5.3 定向测量对贯通影响误差预计 . 19 6 井下控制测量 . 20 6.1 方向附和导线的的布设方案. 20 6.2 加测陀螺定向边的井下导线的的布设方案 24 7 地面水准测量 . 25 7.1 水准测量方案设计 25 7.2 贯通误差预计 27 8 高程联系测量 . 27 8.1 钢尺导入高程 . 27 8.2 钢丝导入高程 . 28 8.3 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 29 8.4 导入高程对贯通误差预计 29 9 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30 9.1 井下水准测量 . 30 9.2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31 9.
3、3 井下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预计 32 10 最佳方案选择 33 10.1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 33 10.2 高程控制测量方案 34 11.经费预算 35 12 课程设计总结 35 12.1 设计结论建议 . 35 12.2 设计感想与感谢 . 36 1 1 课程设计目的与背景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矿山测量学课程和完成矿山测量教学实验之后进行的。 是对 学生进行测绘高级工程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 测量工作的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能力。通过模拟实践, 以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真实的了解矿山测量工作。 矿山测量主要任务是贯通测
4、量, 尤其是大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 贯通工程质 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贯通测量涉及到地面控制测量、 矿井平面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地面水准测量、高程联系测量、井下高程测量。其中, 贯通测量是在综合考虑矿井贯通安全、 费用等基础上, 在所涉及的方案中选择最佳的实际方 案。 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经常 采用多井口或多头掘进, 这样就会出现两井间或井田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 所以两井间贯 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在此, 我对 9 号煤矿区进行两井贯通测量 设计。矿井的顺利贯通加快了矿井的
5、建设速度,缩短了建井的周期、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交替 并且提高了矿井的年产量。 2 矿井基本情况 2.1 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9 号煤矿区位于徐州贾汪区,采区涉及上湖、唐庄和瓦庄等,域内地势平坦,大部皆为 平原。 徐州贾汪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年气温 14, 年日照时数为 2284 至 2495 小时,日照率 52%至 57%,年均无霜期 200 至 220 天,年均降水 量 800 至 930 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 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 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6、,雨量适中, 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 爽,冬季寒潮频袭。 2.2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 交通便利,有省道经过。 2.3 测区已有测绘资料及成果利用测区已有测绘资料及成果利用 2 收集矿区内各种已有的测绘资料,包括地形图、交通图、基本矿图、专门矿图、日常生 产用图和生产交换图以及基础控制成果 (成果表、 点之记、 网图、 技术总结) 及鉴定结论等。 以级与甲方沟通后甲方提出的其他要求。 由于矿图上未找到已知的永久导线点或者可以作为地面控制的导线点, 所以选择采用在 主副井周边的特殊高程点QY01、 QY02和QY04作为已知高程控制测量起算点并使用GPS控制, 作为矿区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点。 2.4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 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 为了便于成果、 成图的相互利用, 采用国家 3 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 在特殊情况下, 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 系统。平面坐标系采用 1954 北京坐标系。按 3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