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通信课程设计综合学习报告网络通信课程设计综合学习报告 班级: 网络 10-2 班 学号: 08103635 姓名: xxx 网络工程系网络工程系 2013.7 一、一、 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 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了 7 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 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常规的路由器是 三层交换设备,常规的交换机是二层交换设备。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 , 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
2、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 其最主要的功能就 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 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 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每一层的作用: 1.1.物理层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 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 1、0 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 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 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2.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 访问。这一层通
3、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3.网络层网络层: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 Internet 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用户数大大增加,而网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 接的层。 4.4.传输层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 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 TCP 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 。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 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5.5.会话层:会话层:通过
4、传输层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 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 IP 也可以是 MAC 或者是主机名)。 6.6.表示层表示层:可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 如有必要,表示层会通过使用一种通格式来实现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7.7.应用层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 OSI 层。这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很多应用 虽然属于应用层,但是具体工作时,也要各层的协作。 例如: “例如: “实验七:常见网络应用服务器配置及验证”中的实验七:常见网络应用服务器配置及验证”中的 FTPFTP 服务器:服务器: FTP(文件传输协
5、议)是应用层的协议,但它也基于传输层,FTP 是 TCP 传输,使用 TCP 20 和 21 号端口,因为 TCP 协议是可靠传输的协议,文件传输需要的是可靠的协议来 保证文件的完整和正确性,故不用 UDP。FTP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FTP 服务器运行 FTPd 守护进程,等待用户的 FTP 请求。 (2)用户运行 FTP 命令,请求 FTP 服务器为其服务。 例:FTP 202.119.2.197 (3)FTPd 守护进程收到用户的 FTP 请求后,派生出子进程 FTP 与用户进程 FTP 交互,建 立文件传输控制连接,使用 TCP 端口 21。 (4)用户输入 FTP 子命令,服务
6、器接收子命令,如果命令正确,双方各派生一个数据传输 进程 FTP-DATA,建立数据连接,使用 TCP 端口 20,进行数据传输。 (5)本次子命令的数据传输完,拆除数据连接,结束 FTP-DATA 进程。 (6)用户继续输入 FTP 子命令,重复(4) 、 (5)的过程,直至用户输入 quit 命令,双方拆 除控制连接,结束文件传输,结束 FTP 进程。 二、二、 计算机网络的四类地址计算机网络的四类地址 物理地址(物理地址(MAC 地址) :地址) : 这里所讲的物理地址其实是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地址(物理层是无法设置地址的) , 是标识通信节点时使用的最底层地址, 该地址由所在的局域网或广域网定义, 包含在数 据链路层的帧中。 物理地址用于同一局域网或广域网内部的通信, 地址长度和格式由局域网或广域网 的类型来确定。物理地址可以是单播地址、组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具体由不同的网络类 型来确定。 逻辑地址(逻辑地址(IP 地址) :地址) : 物理地址仅适用于在同一局域网或广域网内部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如果要实现在数 据链路层使用不同编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