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 录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原理 1 2.1 通信原理 1 2.2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调制原理.2 2.3 解调原理 .4 2.4 循环码编码原理 5 2.4.1 循环编码步骤简述如下6 2.4.2 编码过程流程图 6 2.5 译码原理 6 2.5.1 译码步骤简述6 2.5.2 解码流程图 .7 2.6 纠检错能力 .7 2.7 高斯信道 8 2.8 程序调用函数介绍 8 3、仿真结果及分析 . 10 4、课程设计总结 12 5、参考文献 . 12 6、附录 12 1 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所做的课题是一个以(7,4)循环码为信道编码的 2P
2、SK 信号调制 解调的 CDIO 项目, 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完成信道编码、 信号的调制解调以及误码率分析等 问题。 通过我们对这次 CDIO 二级项目的学习和理解, 综合运用课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完 成一个以香农编码为信源编码、 (7,4)循环码为信道编码的 2PSK 信号调制解调的课程设 计。以及锻炼我们查阅资料、方案比较、团结合作的能力。学会了运用 MA TLAB编程来 实现 2PSK 调制解调过程,并且输出其调制及解调过程中的波形,并且讨论了其调制和解 调效果,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原理原理 2.1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 通信技术,特别是数字通
3、信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信从 本质上来讲就是实现信息传递功能的一门科学技术, 它要将大量有用的信息无失真, 高效 率地进行传输, 同时还要在传输过程中将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抑制掉。 当今的通信不仅要 有效地传递信息,而且还有储存、处理、采集及显示等功能,通信已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系统就是传递信息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 包括信息源、 发送 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受信者) ,它的一般模型如图 1 所示。 图 2-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从消息传输角度看,数字通信系统包括了两个重要交换,即消息与数字基带信号之间 的交换,数字基带信号与
4、信道信号之间的交换.通常前一种交换由发收端设备完成.而后一 种交换则由调制和解调完成. 信息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受信者 噪声源 2 图 2-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较模拟通信系统而言,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便于加密、 易于实现集成化、 便于与计算机连接等优点。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 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 特性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 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 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 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 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技术的两种方法: 利
5、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 即把数字调制 看成是模拟调制的一个特例, 把数字基带信号当作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 利用数字 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 一般包括振幅键控(ASK) 、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是相移 键控(PSK)基本的调制方式。 图 2-3 相应的信号波形的示例 2.2 二进制相移键控(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调制原理调制原理 数字调相: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振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 达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同相“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
6、, 就可能不同相了。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反相“。一般 把信号振荡一次(一周)作为 360 度。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 波的相位差 180 度,也就是反相。当传输数字信号时,“1“码控制发 0 度相位,“0“码控制 3 发 180 度相位。载波的初始相位就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 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 2PSK 中,通常用初始相位 0 和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 。因此,2PSK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 为 (t)=Acost+) 其中,表示第 n 个符号的绝对相位: =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 图 2-4 2PSK 信号的时间波形 下图为 2PSK 调制原理框图,s(t)为双极性码。 图 a 模拟调制法 码形变换 乘法器 双极性 不归零 e2psk(t) cosct s(t) 4 图 b 键控法 图 2-5 2PSK 信号的调制原理框图 2.3 解调原理解调原理 2PSK 信号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法。由于 PSK 信号本身就是利用相位传递信息的,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