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 C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 姓名:姓名:XXXXXX 学号:学号: 班级:机自班级:机自 08010801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XXXXXX 一、一、后托架后托架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 1.11.1 后托架的用途及作用后托架的用途及作用 对于 CA6140 车床后托架零件。后托架在 CA6140 车床床身的尾部,三个孔分 别装丝杠、光杠、转向开关,起加强固定作用;在 40mm 与 30.2mm 之间的孔为 毛线孔,用于导通油路;旁路的螺纹孔是连接油盖的;正面的四个孔将后托架固 定于车床尾部。 1.21.2 后后托架的工艺分析托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 1-1 可得:CA6140
2、车床后托架是铸造件,从整体形状来看类似长 方体。根据要求主要是加工孔和底平面。具体特点和技术要求如下: 精加工孔mm 025.0 0 40 , mm 02.0 0 2.30 , mm 03.0 0 5.25 要求达到的精度等 级为87ITIT。粗糙度为umRa6.1,且以底平面为基准,要求平行度公差为 07.0,主要满足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其他各个孔的加工都要以底平面为定位基准。所以,底平面的形位公差 要达到设计要求。 mm202、mm132粗糙度为50Rz;mm202为锥孔,且粗糙度 为umRa6.1。 其余未注要求的加工表面为不去除材料加工。 1.31.3 确定后托架零件的生产类型确定后托
3、架零件的生产类型、及制造方法、及制造方法 零件材料为 HT15-33,采用铸造。由于零件年产量为 5000 件,已达大批量 生产水平, 故采用铸造精度较高的金属型铸造, 生产率很高, 可以免去每次造型。 二二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 2 2.1.1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的选择的正确与合理, 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 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 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 甚至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精基准的选择 从 CA6140 机床后托架零件图分析可知,底面 A 为设计基准,选其为精基准 可以实现设计基准和工艺
4、基准重合,遵循“基准统一”原则。 (2)粗基准的选择 因本零件毛坯是金属模铸造成型,铸件精度较高,所以选择侧面孔40、 2.30底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底面 A,可以为后续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2 2.2 .2 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 2 2.2.2. .1.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平面的加工 由底面粗糙度 1.6 可查参考文献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表 5-14 可以确定, 底面的加工方案:粗铣半精铣精铣(69ITIT) ,粗糙度为 1.60.8,一般 不淬硬的平面加工,平面度为 0.02,满足加工要求。 (2) 孔的加工方案 由于孔的表面粗糙度为 1.6,查参考文献1机械制
5、造技术基础表 5-15 选侧面三孔( 03.0 0 5.25, 02.0 0 2.30, 025.0 0 40)的加工顺序为:粗镗半精 镗精镗。 而顶面的四个孔采取的加工方法分别是: 因为孔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都不高,是50Rz,所以我们采用一次钻孔的加 工方法,132的孔选择的加工方法是钻,因为是一组阶梯孔,所以可以在已 经钻了132的孔基础上再用锪孔钻锪到202,而另一组13和102也是 一组阶梯的孔,不同的是是锥孔,起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6.1Ra,根据参考文 献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 5-15 对102的孔选用钻 粗铰精铰加工方法。 3.2.2 加工阶段的划分 该后托架的加工
6、质量要求较高,可将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 加工三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后托架底面)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采用 精基准定位加工, 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 然后粗镗孔40、2.30、5.25。 在半精加工阶段,完成孔40、2.30、5.25半精镗,阶梯孔的钻、锪和铰加工 和加工螺纹孔、进油孔,在精加工阶段,进行后托架底面的精铣加工。 2 2.22.3 3 采用采用工序的集中工序的集中的原则的原则 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后托架的加工工序。该后托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 以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 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 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2 2.22.4 4 确定工艺路线确定工艺路线 拟定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过程的关键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