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目 录录 前 言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一、零件的分析 3 1.1 零件的作用. 3 1.2 零件图样分析. 4 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确定毛坯 5 2.1 确定毛坯种类:. 5 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 三、工艺规程设计 6 3.1 选择定位基准:. 6 3.2 制定工艺路线. 7 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7 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9 4.1 铣底平面. 9 4.2 钻9 孔及锪13 的沉头孔. 11 4.3 铣两直角边. 13 4.4 刨退刀槽. 14 4.5 铣四侧面. 15 4.6 钻(铰)8 销孔 15 4.7 钻6 油孔 1
2、8 4.8 钻4 油孔至尺寸 19 4.10 钻 15 的孔. 20 4.11 扩孔至 28 21 4.12 车 35 孔至尺寸 保证孔的位置. 22 4.13 扩钻至29.7. 22 4.14 加工30 孔至要求尺寸 23 4.15 确定时间定额及负荷率:. 24 五、夹具设计 27 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7 4.2 定位误差分析 27 4.3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夹紧力. 28 六、课程设计小结 29 参考文献 30 前前 言言 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也发动机厂里 进行了工艺实习。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 结束时我们开始了机械制造
3、技术课程设计。 课设开始之前我们对所学的各相关课 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回忆与温习,这次温习我们对课设的内容也有了一 定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们非常重要,是我们对自己实际能力 的一次历练。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 从中锻炼 自己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我们认真查阅资料, 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在课设中我们分组进行设计,在团队的实际 操作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摩擦, 不过在大家的责任心驱使下结果还是团结一致去 分工完成任务,结果也让大家锻炼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我们也会受益。另外,在
4、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 们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在课设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实践能力尚不成熟,以及一些疏 忽和大意的存在,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题 目:目:设计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机床夹具设计 原始资料:原始资料:零件图样 1 张;零件生产纲领为 10000 件/年;每日 1 班。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分析 1.1 1.1 零件的作用零件的作用 轴承座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 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 1.2 1.2 零件图样分析零件
5、图样分析 图 1.1 零件图 1)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 C(30 021.0 0 mm 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03mm。 2)俯视图上、下两侧面平行度公差为 0.03mm。 3)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 C(30 021.0 0 mm 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 0.03mm。 4)主视图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 0.008mm,只允许凹陷,不允许凸起。 5)铸造后毛坯要进行时效处理。 6)未注明倒角45。 7)材料 HT200。 1.3 1.3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 HT2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 脆性高,不适合磨削。 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
6、之间的位置要求: l)42mm 孔可以用车床加工、也可以用铣床镗孔。精度要求 IT10,表面 粗糙度 12.5,此处选择车床钻孔。 2)47 03.0 0 mm 孔精度要求 IT8,表面粗糙度 1.6,应先钻后铰才能满足要 求。 3)四个12mm 的安装螺孔,精度达到 IT10,表面粗糙度 6.3,要先钻孔, 再攻螺纹。 4)侧视图底面对基准 C(47 03.0 0 mm 轴线)的平行度检查,可将轴承座 47 03.0 0 mm 孔穿入心轴,并用两块等高垫铁将主视图上平面垫起,这时用百分表 分别测量心轴两端最高点,其差值即为平行度误差值。 2.2.12.2.1 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工艺性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工艺性 本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承作用,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我们选择铸造制作毛 坯。选择 HT250,其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均较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能较优。 需要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二二、确定毛坯、确定毛坯 2.2.1 1 确定毛坯种类: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 H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