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十字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 具设计 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题目:十字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3 前言前言. 4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分析 4 (一) 、零件作用(一) 、零件作用.4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工艺规程设计二、工艺规程设计 5 (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 、基面的选择(二) 、基面的选择 5 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 5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 5 (三) 、制定工艺路线(三) 、制定工艺路线5 (四)
2、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四)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6 (五)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五)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三、夹具设计三、夹具设计 . 12 3.13.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12 3.23.2 夹具设计夹具设计12 3.33.3 绘制夹具装配图绘制夹具装配图 13 3.43.4 绘制夹具体零件图绘制夹具体零件图 14 3.5、操作的简要说明15 四、总结四、总结 15 五、参考文献五、参考文献 . 16 4 前言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原理课程,经过 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
3、,要求在设计中 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 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 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 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 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一一、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作用(
4、一) 、零件作用 十字轴是万向节典型结构的关键零件,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承受较大载荷, 故毛坯采用强度和韧性都较好的 20GrMnTi。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以毛坯四个轴颈为粗基准的加工表面 以四个轴颈为基准的加工轴向中心孔和铣轴端面的安排, 这是因为四个轴颈 是重要加工表面,这样做可保证它们的加工余量均匀,并防止加工余量不够而导 致废品产生,同时这也符合便于装卡的原则。 为了避免多次装卡,引起误差以及造成工时的损耗,故采用一次装卡同时加 工 8 和 6,为了减小钻孔走刀长度,先加工 8 的孔钻中心孔注意尽量保证处 于同一轴线的中心孔有较好的同轴度,这样便于四轴颈加
5、工,而且夹紧力不宜过 大,防止产生变形。 以轴向中心孔为精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轴颈,径向中心孔(钻孔,攻丝, ) , 轴颈是最重要的加工表面,由于十字轴的刚性较差,毛坯的圆柱度误差很容 易反映到工件上来, 造成工件的圆柱度误差, 四轴的圆柱度误差允许值为 0.007, 要求较高,故轴颈安排了粗车,半精车,磨削,这样毛坯误差复映到工件的误差 5 就明显减小,从而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此外,为了减小磨削力引起的变形,选用切削性能较好的白刚玉粒度号为 46 的较软砂轮。 以轴颈为精加工基准的加工表面 磨四周端面, 四个轴端面的对称度要求比较高故最终安排一道轴颈为精基准 的磨削加工。
6、 二二、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 (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20GrMnTi,考虑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经常性的交变载荷, 因此选用锻件,从而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可靠工作。此外考虑到 生产性质为大批大量,所以采用效率和精度等级都比较高的模锻成型加工工艺。 (二) 、基面的选择(二)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在工艺规程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关系到能否保证加工质量 和生产效率。 基面选择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 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否则, 最直接的后果是无法保证加工质量,造成零件大批报废,浪费原材料和劳动力以 及能源,降低生产效率。 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 考虑到端面对两对轴线的位置度要求,而且四个轴颈外圆是重要加工表面, 这样做可保证重要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并防止加工余量不够而导致废品产 生,同时选择外圆面作为粗基准定位比较稳定,符合便于装卡的原则,所以选择 毛坯外圆为粗基准铣轴端面比较合理。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 以中心孔作为加工外圆的精基准,以外圆作为加工四轴端面的精基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