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 业 见 习 报 告 实习报告名称: 测量学实习报告 姓 名: 院 (系) :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成 绩: 前 言 由于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我们的 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 一安排,我们园林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 5 天的测量实习。 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 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 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 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2、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 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 在测区范围内,包括道路、树、路灯、草坪、各种井盖;礼堂、小商铺的一 部分。实习地点大部分为水泥路面,跨越一条园内交通要道,行人多,车辆多, 给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积较小,地势比较平坦,在仪器的操作方面讲,实 习的难度不是特别大。 起算数据表 点的起算坐标(米) 起算方位角 (度 分 秒) X 坐标 Y 坐标 高程 700.000 800.000 1000.000 03 30 00 通过实习要求达到: 1掌握全站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书基本操作要领 2掌握导线测量的一般方法 3练
3、习用全站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 实习目的实习目的: 1掌握罗盘仪、全站仪、手持 GPS 定位器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 实习任务实习任务: 1测绘1:500的地形图, 2手持 GPS 定位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 第一部分 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 1、控制形式 因测区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多,已知测量控制点不足等具体情况,平 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布设成闭合导线,采用假定坐标系。 2、角度测量 (1) 全站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 中
4、,然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居中,否则反复 调平。 (2) 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 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 记录数据。 (3) 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 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 记录数据。 (4) 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量边: (1)用钢尺进行往返测或单向双次测量,读数至毫米,较差率不大于1/3000; (2)当地面倾斜大于1.5%时,用全站仪测倾斜角,将斜边改化为水平
5、边长; (3)边长超过尺长度时,须用全站仪定线。定线偏差不超过3厘米。 (二)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全站仪测量方法,等级为四等水准。假定高程系统沿导线点组成闭 合水准路线。 1观测 使用全站仪,对中、整平,测量两点高差。记录数据。 2内业计算 (1)准备工作检查观测手册,记录、计算是否正确,限差是否超限。起始点为 A 测点。 (2)计算步骤计算四个测点的高程闭合差,应用检查方法检查高程闭合差,必 要时作出调整。 (3)计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测站较少,高程计算也可在记录 表内进行。 第二部分 地形图测绘 (一)一般规定 1、采用全站仪测绘法,1996版地形图图式,正方形分幅。 2、
6、当四等控制点不足时,可用交汇法或视距支导线法增设控制点。用视距支导 线法连续增设的控制点不能超过2个。视距长度不大于80米,双向观测的距离较 差应小于边长的1/200,高差较差应小于100毫米。用交汇法增设控制点,交汇角 在30150之间,并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 3、水平度盘读至5,尺间隔读至毫米;竖盘读至1,高程注记至厘米; 4、地形点间距不大于30米,视线长度,主要地物不大于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 20米。 5、楼角、庭院内、道路中心线上及其交叉、转折点、地面起伏点等应注记高程, 高程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一般为图上3厘米左右。 5、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除临时性的以外,均应进行测绘, 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可适当取舍。 6、测绘过程中竖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央不大于2格。 8、迁站前仪器应归零检核,并对本站所测数据进行检查不能漏测和测错。 9、控制点到重要地物点的距离应当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 (二)测图准备 1、图幅尺寸: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