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污染课程设计第 1 页 共 8 页 水污染课程设计水污染课程设计 院 系: 专业年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制作时间: 2012 年 6 月 12 日 水污染课程设计第 2 页 共 8 页 目录目录 一、工艺确定一、工艺确定 _ 4 4 1.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特征是: _ 4 2.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本原理: _ 4 3.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缺点:_ 4 4. 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要点:_ 4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二、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 _ 5 5 三、生物接触氧化池总面积三、生物接触氧化池总面积 _ 5 5 四、池深四、池深 h h _ 5 5 五、污水在池内
2、停留时间五、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 _ 6 6 六、采用多孔管鼓风曝气供氧六、采用多孔管鼓风曝气供氧 _ 6 6 七、补充设计七、补充设计 _ 6 6 八、校核八、校核 BOD BOD 负荷负荷 _ 8 8 水污染课程设计第 3 页 共 8 页 生物膜法处理系统生物膜法处理系统 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 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 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反应过程是:基质向生物膜表面扩散;在生 物膜内部扩散;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代谢生成物排出 生物膜。 生物膜特点如下: 在低负荷的生物滤
3、池中,有机物氧化较完全,膜生长较慢,厌氧层和好氧 层的界限不明显,只有在高负荷的情况下,生物膜的生长才迅速。它从开始到成 熟要经历潜伏和生长两个阶段。 生物膜并不是毫无变化地附着在滤料表面,而是不断地增长、脱落、再增 长。造成脱落的原因有水力冲刷,膜自身的质量,原生动物的松动,厌氧层和介 质的黏结力较弱等。 生物膜是该法处理的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数量才能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一 般认为生物膜介于 23mm较为理想。如生物膜太厚会影响通风,甚至堵塞。 生物膜中的物质迁移和净化机理: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在其表面有一层 很薄的水层,称为附着水层。附着水层的有机物浓度因被生物膜摄取而变得比废 水本体的浓度
4、要低得多,因此当废水沿固体介质流动时,有机物便从流动的水中 扩散到附着水层中去, 并进一步被生物膜吸附摄取同时废水中的氧也通过附着水 层传递给生物膜。生物膜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将其转 变为无机盐、水和 CO2,它们沿相反方向扩散进入附着水层。生物膜中的微生物 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能量和营养,不断生长繁殖,因而生物膜不断变厚。而在生物 膜层内部,由于氧气不能透入,而出现厌氧层,并产生有机酸、氨和硫化氢等。 随着厌氧层不断变厚,靠近载体表面处的微生物由于得不到营养而死亡脱落,并 开始长出新的生物膜,生物膜就这样处在一个不断生长、脱落、更新的循环中, 从而保持生物膜的活性。 生物膜法主要工艺方法有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生物膜 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对于受有机物及氨氮轻度污染水体有明显的效果。它的 有机负荷较高,接触停留时间短,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投资。此外,运行管 理时没有污泥膨胀和污泥回流问 题,且耐冲击负荷。日本、韩国等都有对江河大水体修复的工程实例。 水污染课程设计第 4 页 共 8 页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进水水质:BOD5=200 SS=250 COD=400 NH3N=30 TP=4 出水水质:BOD5=30 SS=30 COD=100 NH3N=25 T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