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论文)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题目题目: 引桥引桥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 课课 题题 类类 别:别: 设计设计 论文论文 学学 生生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班班 级:级: 专业(全称) :专业(全称) : 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土木工程(桥梁工程)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一、 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1.熟悉桥梁设计的整个过程,加强对规范手册的了解和应用; 2.掌握桥梁的基本概念,增强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的能力; 3.提高桥梁结构分析能力和运用电算能力,使用商业软件或者其他计算程序; 4.提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水平; 5.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
2、题的能力; 6.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 由于本桥为设计跨径 260m 的引桥,采用斜拉与悬索桥方案均不经济,并且地基及 周边环境地质条件不是很好,所以也不适于采用拱桥方案,因此在这里选取梁桥与刚构 两种桥型。考虑到主梁的受力,由于刚构桥墩梁固结,次内力较大,对主梁受力不利, 因此选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方案进行设计,下文将介绍其发展概况及趋势。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概况: 随着交通运输业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行车平顺舒适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而多伸缩缝的悬臂梁和T型刚构桥均难以满足这个要求
3、,超静定结构连续梁桥以其结 构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和行车平稳舒适等突出优点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普通钢 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适用跨径在 15-30 米之间,当跨径进一步增大时,结构自重产生的 弯矩迅速增大,混凝土开裂难以避免,于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连续梁结构体系已成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在 40 200m 的范围内,与其他结构体系比较,常成为最佳桥型方案。国外,这种桥型的桥梁在 整个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修建总数中,已从 1948 念的 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 40%50%左 右,可见它的强大生命力。国内,从 70 年代开始才采用这种桥型,起步虽较迟,但近
4、 年来开始迎头赶上,跨径已从开始的 4070m 发展到 300m 以上。 随着跨径的不断增长,我国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上也越来越成 熟。在施工中主要采用悬臂浇筑法,梁体从墩上平衡向两边悬臂现浇伸出。为保持梁体 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梁体临时锚固在墩上或在墩旁立临时支架增设支撑点,然后现浇 合拢段转换成最后的结构体系。如何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保证合拢段施工顺利进 行,体系转换是关键因素。我国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此外,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桥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面, 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 提供了自动化程序较高的电算程序。 我国发展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发展趋势: 1、为了避免配
5、束过多而增大箱梁构造尺寸,混凝土保护层难以保证,密集的预应 力管道与普通钢筋层层迭置又使混凝土质量难以提高,要发展大吨位的锚固张拉体系; 2、在一切适宜的桥址,设计和修建顿梁固结的连续刚构体系,尽可能不采用养 护调换不易的大吨位支座。 3、充分发挥三向预应力的优点,采用长悬臂顶板的单箱截面,即可节约材料减轻 结构自重,又能充分利用悬臂施工的方法的特点加快施工进度。 三、 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 1. 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截面的钢筋配置; (2) 施工过程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3) 结构尺寸的合理拟定。 难点: (1) 成桥状态下的结构分析; (
6、2) 施工过程结构受力状态的正确模拟。 2拟采用的途径 设计手段: (1) 正确使用桥梁计算软件(Autocad、Midas 等) ; (2) 设计参考图(标准图、设计图) (3) 正确使用规范和手册。 技术路线: (1) 合理选择桥型,正确拟定结构尺寸; (2) 根据桥型特点和施工条件,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3) 用桥梁设计软件准确计算整个施工过程及成桥状态的受力; (4) 再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临时荷载等因素 对成桥的影响; (5) 计算活载和荷载组合,合理配置钢筋; (6) 通过适当的手算来检验点算结果的正确性。 3.方案比选 本次设计拟定了两种方案,分别是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变截面预 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设计依据 (1) 设计跨径:260m。 (2) 设计荷载:公路级。 (3) 桥面净宽:净20m。 (4) 通航等级:无。 (5) 不考虑地震及漂流物撞击作用。 方案一: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5